沙漠湖瀕乾涸陝蒙卸責

陝西榆林神木縣與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交界的「紅鹼淖」,是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被譽為「塞上明珠」。但因上游水庫截流,下游開發景區,導致湖水面積逐年縮小,鹽分濃度上升而逐漸變成鹹水湖,魚類絕迹,恐成翻版羅布泊。陝、蒙兩地政府雖然聲言合作保護,但卻未見成效。

紅鹼淖形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最大湖面面積曾達六十七平方公里,惟現已縮小一半,僅剩三十二點八平方公里。據陝西省農業信息遙感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由二○○六年至二○一二年期間,湖面面積以每年約一平方公里的速度銳減。湖水面積萎縮加上蒸發量大,大量鹽分殘留水中,紅鹼淖漸由淡水湖變成鹹水湖。

水變鹹 野生魚絕迹

紅鹼淖景區辦公室主任黨亞波表示,由於水量減少,紅鹼淖湖水pH值目前已高達九點八,鹼值高如家居清潔劑。湖中原有的十七種野生淡水魚,包括鯉魚、草魚、鯽魚等已相繼絕迹,而當地棲息的水禽遺鷗數量也銳減,「世界最大遺鷗繁殖與棲息地」的稱譽不保。

黨亞波為此歸咎鄂爾多斯市於二○○四年,將上游匯入紅鹼淖的札薩克河及蟒蓋兔河截流,建成札薩克水庫,斷絕了紅鹼淖的水源,令蒸發與補給量出現嚴重落差。黨亞波更指摘鄂爾多斯當局計劃在紅鹼淖附近開採煤礦,破壞地下水隔層結構,甚至會令紅鹼淖「一夜乾涸」。

不過,鄂爾多斯市水利局副局長江源解釋稱,興建水庫只為滿足當地居民的需要,又強調當局已採取補救措施,以移民搬遷等方法來補救;只是近年氣候乾旱,地表徑流才有所減少。江源反指榆林市開發景區,破壞紅鹼淖的原貌。

擬開水庫 補充淡水

據了解,陝蒙兩省曾於去年十一月簽訂「紅鹼淖保護工作備忘錄」,鄂爾多斯市同意通過札薩克水庫為紅鹼淖補水,惟因雙方分歧甚多而未取得進展。陝西省政府現計劃申請將紅鹼淖列為國家級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近期亦計劃開札薩克水庫,為紅鹼淖補充一百至一百五十萬立方米淡水。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