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官商勾結大本營 發改委遭到清算
擁有巨大權力的國家發改委在新一輪反腐整風中不斷受到整肅,上半年中央巡視之後,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了整改方案,增強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包括對副處級以上幹部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加強對涉及投資審批幹部的工作監督,但問題是這些措施有多少能落到實處?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三年多,已有近三十名國家發改委系統官員被調查,人數及涉案金額高踞國務院各部委之首。其中,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的家中被搜出折合人民幣二億餘元的現金,刷新中共建政以來檢察機關起獲贓款現金的最大數額紀錄。有關部門動用了十六台驗鈔機,點鈔時當場燒壞了四台,非常誇張。
發改委系統連出貪官,主因是其集各領域的審批權於一身,權限過大。事實上,就連地方省長、書記到發改委審批項目,被發改委處長呼來喝去也是經常的事,級別較低的地方官員到發改委,甚至連座位都沒有,只能站在走廊外排隊「罰站」。
絕對權力 不受制約
在北京西城區國家發改委大院後面,開了不少各種名目的諮詢公司,實際上都是發改委官員親屬、同學所經營的紅頂中介,充當官員權力套現的白手套。地方政府申報的基建項目,若沒有這些紅頂中介引見、審核,根本排不上發改委的議事日程。但經過紅頂中介之手,就必須留下不菲的「買路錢」,有些發改委官員在審批國家大型基建時,甚至指定工程承包方,否則就想方設法拖延審批。
發改委前副主任劉鐵男與其子就是例子,劉掌管能源審批項目,兒子在外攬活,一明一暗,配合默契。紅頂中介「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影響極為惡劣。紅頂中介收取的費用,小部分回流權力部門,成為這些權力機關發放福利的「小金庫」,但絕大部分則成為私人的囊中物。
「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可謂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國家發改委淪為官商勾結大本營,主要是權力不受制約。今次整改表面上不准親屬在官員權力範圍內經商,問題是,很多官員親屬都是找代理人出面,自己暗中操控大局,根本綑不住他們以權謀私的罪惡之手。可見這個規定仍是換湯不換藥,治標不治本。
反腐要收到實效,必須該管的管住,該放開的放開。西方國家通過官員財產公示、利益關係迴避、政治透明化等一整套陽光法案,遏制官員親屬的裙帶式腐敗行為,而非直接限制官員親屬的市場活動。這無疑是中共學習與改革的正確方向,關鍵在高層有無決心,徹底清除腐敗的土壤,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