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聯動亂中華 多線出擊護主權

中國東部近期形勢吃緊,南海仲裁、台獨挑釁、東海對峙、薩德危機一個接一個,呈現出四海聯動的態勢。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北京一連串的應對也與過去截然不同。

回顧中方應對南海仲裁,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不惜一戰,在南海部署重兵,蓄勢待發,與美國航母打擂台,而火箭軍則展示航母殺手等利器。在中方強而有力的回擊下,原本準備利用仲裁案大做文章的美國偃旗息鼓。而中方趁勢而上,與俄羅斯合力一處,在南海展開聯合軍演,嚇阻美日澳聯軍。

今次南海決策,據說是由習近平一手掌握,由國安委統籌調度,各方聯合策動,體現了前所未有的應對危機模式。習近平在高層會議上說,「如果再不動手,我們剩下的只是一堆歷史資料」。這話體現了習近平的外交國防思維,就是與其外交抗議一千遍,不如軍事樹威一次。

軟硬兼施 張弛有度

在台海方向,蔡英文上台後加緊推行文化台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開始緊繃。北京對蔡英文的不耐煩已開始顯現,陸續切斷與台北的各種政治聯絡管道,收緊陸客赴台與經貿關係。台海形勢的惡化,正悄悄地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但北京完全掌握主動權,只待形勢變化,再給予民進黨致命一擊。

東海方向是中方目前的主攻方向,海警船、漁船、海軍連番出動,在釣魚島對日本採取更強硬的攻勢。而日相安倍晉三任命否定南京大屠殺的稻田朋美為防衞大臣,發布敵視中國的防衞白皮書,充分說明安倍對華政策已不可能有任何改變,尤其是日本頻頻插手南海問題,嚴重干擾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國近期的東海大演習,就是給日本施加更大的軍事壓力。可以預計,中日關係今後將繼續惡化,甚至不排除出現局部小衝突。

朝鮮半島方向,中國對南韓的態度出現大轉彎。南韓一意孤行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說明其放棄了在中美兩國進行戰略平衡的策略,再次回到美國的懷抱。這讓曾對南韓總統朴槿惠充滿期望的北京大為失望,開始利用經濟限制與制裁方式,冷卻兩國關係。

很明顯,應對四海聯動亂中華的危局,中方採取軟硬兼施、張弛有度的方式,軍事與經濟手段交替使用,充分體現了第五代不怕事、不躲事的治國理政方略,開始讓各方體認及適應中國有所作為的外交新路線。

當前的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是冷戰結束後最為複雜的局面,舊有的國際格局出現大面積的崩潰,而新的格局正在生成,中國現在的外交方略將決定中國在未來世界中的歷史方位,一絲一毫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