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內必然先和外 土耳其外交突圍

土耳其軍事政變風波並沒有阻擋總統埃爾多安外交突圍的步伐,繼改善與以色列及俄羅斯的關係之後,土國日前正式提出準備與敍利亞官方恢復關係,而在此之前土國一直支持敍利亞反對派,要求敍利亞總統巴沙爾下台。土國外交出現大轉變,或許是迫於日益嚴峻的內政壓力。

在中東北非阿拉伯之春前,土國實施「與鄰國零問題」的外交政策,與周邊各國維持密切聯繫,如土國與敍利亞處於熱戀期,時任總理的埃爾多安甚至對現任敍利亞總統巴沙爾以兄弟相稱;土國與俄羅斯關係也交好,兩國在能源、旅遊和經貿等方面的合作風生水起,土國影響力在中東直線上升。

但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讓埃爾多安沖昏了頭腦,在剷除軍人威脅並形成集權統治之後,被「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兩股思潮驅動的埃爾多安重新稱霸中東,做伊斯蘭世界的領頭羊,對外採取咄咄逼人的攻勢,與以色列鬧翻,同埃及政府交惡,跟敍利亞反目,更悍然打下俄羅斯戰機,並就難民問題與歐盟爭吵,原來的「與鄰國零問題」外交變成「全問題外交」。

過去衝動 轉向務實

土國因四面樹敵而陷入空前孤立,整個外交政策全線失敗,近十年的苦心經營不僅付諸東流,而且由於公開向恐怖主義宣戰,令自身成為伊斯蘭國武裝的目標,更關鍵的是與庫爾德武裝衝突日益加劇,很可能淪為內戰。庫爾德人在抗擊伊斯蘭國武裝時,獲得國際的廣泛同情與支持,軍事實力迅速上升,而且各區域的庫爾德開始整合,準備建立庫爾德共和國,這將成為土國的噩夢。

埃爾多安原本期望恢復鄂圖曼帝國的榮光,但局勢卻惡化到現有國土都恐被分裂,最近軍事政變更暴露出世俗勢力與伊斯蘭勢力不可調和的矛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終於讓土國決策層意識到,過去所追求的夢想是多麼不實際,開始從衝動外交轉向務實外交,將安內作為第一要務,以打擊庫爾德武裝及緩和國內矛盾為主要目標,為此積極改善與周邊各國關係。但問題是,埃爾多安對外軟化妥協之後,鄰國會買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