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紐約時報》前記者尚伯格(Sydney H. Schanberg)前日在紐約逝世,終年八十二歲。尚伯格是經典電影《戰火屠城》(The Killing Fields)中主角的原型,現實中他亦因報道赤柬政權下柬埔寨的「殺戮戰場」慘況,贏得普立茲獎。惟外界批評尚伯格為了成名,一度將柬籍助手狄潘(Dith Pran)留在戰火中的柬埔寨,但尚伯格強調自己成功全因狄潘。
一九七五年,柬埔寨首都金邊被以波爾布特為首的赤柬政權入侵,爆發戰亂。尚伯格不理報社要求他撤走,決定與助手狄潘留下來,報道柬埔寨在赤柬下的慘況。
戰亂中狄潘曾救過尚伯格,二人其後逃入法國大使館避難,但狄潘因是柬埔寨人而被趕走。尚伯格之後回到紐約,狄潘則獨自在戰火下掙扎求存。尚伯格曾說,對於留下狄潘深感內疚,一直努力打探狄潘消息,但杳無音信。
尚伯格對赤柬的報道,令他在七六年獲得普立茲獎。他領獎時強調,報道得以成功,狄潘功不可沒,惟外界仍有人質疑尚伯格以狄潘的安危來換取獎項。尚伯格事後亦承認,狄潘是應他要求才留在柬埔寨。至七九年,失去音信多年的狄潘逃到泰柬邊境的難民營,尚伯格得知後協助他到美國,與家人團聚。狄潘於二○○八年離世。
電影《戰火屠城》於八四年上映,內容環繞尚伯格及狄潘的經歷,講述兩人共歷患難結下深厚情誼。狄潘到美國後,尚伯格安排他到《紐約時報》任職攝影記者,多年來兩人一直是好友。尚伯格曾於哈佛大學攻讀美國歷史,一九五九年加入《紐約時報》,他亦曾報道七一年的印巴戰爭。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