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任命首位敍利亞問題特使,期望「更加積極地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推動解決敍利亞問題。可惜,中國在中東影響力有限,沒有多少人會買帳。
敍利亞內戰多年,經濟大幅倒退,中國一直坐山觀虎鬥,採取不介入立場,如今任命特使,顯然事出有因。自從俄羅斯宣布從敍利亞撤軍,和談進入實質性階段,未來半年有望達成協議,屆時敍利亞重建將提上議事日程。這是巨大的蛋糕,中方此時介入,就是期望能夠從中分一杯羹。
儘管中方的願望很豐滿,但現實往往很骨感。敍利亞問題發展到今天,真正的參與方是俄羅斯、美國、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國,這些國家投入真金白銀,甚至犧牲數以百計士兵的性命,怎會讓中國在最後階段漁翁得利?可以預料,中國任命的敍利亞問題特使只能淪為打醬油角色,勞而無功。
其實,早在十四年前,中國已任命中東問題特使,力圖促進巴以和談,以顯示中國在中東的存在。然而遺憾的是,中國中東問題特使除了召開記者會解釋中國立場、例行巡訪之外,多年來並無太大建樹。
中東特使作用有限,與特使本身的能力無太大關聯,關鍵是中國缺少影響中東局勢的戰略支撐和手段。中國雖然超過一半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但在區內沒有長期可靠、經歷過考驗的盟友,影響力自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中國一心想當和事老,結果適得其反,其騎牆立場往往使自己被邊緣化。
相比之下,俄羅斯今次在敍利亞大打出手,不僅一舉奠定其在敍利亞局勢的主導地位,而且在中東重新樹立鮮明的強硬形象,伊朗為此與俄簽訂上百億美元的軍售合同,沙特亦表示要向俄羅斯基礎設施投資上百億美元。普京謀定而後動,該出手時就出手,所以能夠在戰略上保持主動地位。
中東是中國石油進口的最重要區域,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作為中國重大戰略利益的關聯區,無論中東發生任何重大事件,中國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須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一直以來,中東的宗教、種族等矛盾剪不斷理還亂,各個大國紛紛插手其中,使問題愈加複雜。因此,中東諸國亦希望中國加強介入力度,從而使區內力量更趨平衡,關鍵在於中國有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力。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有句名言:「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中國要想在中東發揮影響力,必須有強大的軍力作後盾,或在區內有軍事基地,或有航母艦隊巡邏波斯灣,或在中東有鐵桿盟友,如此一來,中國的敍利亞特使才會得到他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