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都會肥?」中美合作研究機構的一份最新實驗結果顯示,空氣污染物如PM2.5等會令實驗白老鼠及其後代心肺及新陳代謝紊亂,致體重明顯增加。專家張軍鋒教授認為,有關結果雖仍有待更嚴謹的科學論證,但直言霧霾致肥「完全有可能」。
實驗結果刊於最新一期的《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會誌》(The FASEB Journal),由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與江蘇崑山杜克大學全球與環境健康學系合作,並由同時於兩大學任職的張軍鋒教授主導。張教授表示,空氣污染是研究團隊嘗試的一個最新致肥原因。
實驗中的兩批懷孕白老鼠及其後代,分別被置於北京污染嚴重的室外空氣及已過濾大部分污染物的潔淨空氣中。結果顯示雖兩組白老鼠的飲食結構一樣,但相比呼吸潔淨空氣的同類,前者在懷孕結束時的體重明顯增加,主要是腹部脂肪增多,即使其後代在重複實驗中亦得出同樣結果。
張軍鋒指出,空氣污染導致器官炎症及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紊亂疾病,體重增加。呼吸污染空氣的白老鼠在十九日後,其肺部和肝臟組織炎症更為嚴重,低密度膽固醇、甘油三酯、血清總膽固醇指標,甚至二型糖尿病先兆指標胰島素抵抗水平都更高。慶幸的是,實驗亦顯示有關症狀均是身體即時反應,空氣質素改善後可恢復正常。
實驗中亦反映另一特殊情況,呼吸污染空氣的白老鼠實際進食分量比對照組更多。張相信因空污使肝臟和肺部有炎症,呼吸更費力,需攝取更多能量。
張教授認為,雖然飲食及運動仍是肥胖的主因,實驗結果亦有待進一步論證,惟直言結果在生物學上「完全是有可能的」。張教授更援引早前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份研究佐證,指出生活在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兒童肥胖率是潔淨環境中的兩倍以上。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