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日前透露,對霧霾問題深感憂慮,「整晚都睡不着覺」,他說北京「路擠死了,大家都走不通,功能太集中。」這席話說明當局已意識到北京的問題已積重難返,但為何仍然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之策,而不是徹底遷都治本呢?
北京頭枕燕山,背倚太行,前控平原,雄踞北方,虎視整個中國,歷來是定都最佳選擇。隨着近年城市高速發展,京城早已不適人居。
以人口為例,北京每年淨增人口近五十萬,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交通堵塞亦已是全中國大城市之冠,高達六百萬輛的汽車容量,使市內各大交通要道淪為露天停車場,首都為此更被賦予「首堵」之名。
再以水資源而言,北京人均佔有量僅為全國人均數字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佔有量的百分之四。大量地下水長期超採,形成二千多平方公里地下漏斗區,過去四十年地面已下沉了七百多毫米,大面積下沉更導致地基不穩,牆壁開裂,道路中斷等嚴重後果。至於污染問題更是有目共睹,年年都有近一百天左右的霧霾,北京早就淪為「危城」。
北京既是中國政治、文化、軍事和經濟管理中心,又是中國醫療資源最發達城市,由於一城兼數中心之職,早已讓北京不堪重負!近幾年北京城市建設如攤大餅一樣向外延展,從早期的二、三環已發展到六環,再接下去恐怕就要發展到十環,直接將河北包在裏面了。城市的有限空間受到多種功能的擠壓,首都高昂的維持成本已到了國庫難以支撐的地步。
近年當局雖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比如將動物園、批發市場搬遷京郊,限制人口入戶北京,將北京市政府從市中心遷往通州,再加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高校遷往河北,但總體上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首都是一國之本,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歷史上成功的遷都,都是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趨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環境,為國家提供了長達上百年、數百年的安定。秦國從洛陽遷都咸陽,開發關中平原;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接受漢化;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天子守邊,都是成功遷都的範例。
當下中國正是國力強盛之際,通過遷都不僅可以拉動經濟,消化產能,而且有利於國家的均衡協調發展。目前中國大量的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無用武之地,去庫存化的壓力極大,如果當局選擇一個風水寶地重新營建新都,可以藉此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就業率,一舉改變當前經濟發展乏力的窘境,而且將大大提升國民士氣,實乃一舉多得的善策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