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惹爭議 美國遏華不死心

一轉眼,中國加入WTO已經十五個年頭了,總的來說利大於弊,與十五年前相比,無論經濟體量還是貿易體量,都不可同日而語,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很大程度拜入世所賜。

然而,入世也導致一些問題,市場經濟地位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當年中國為了早日加入WTO,允許其他國家在中國入世後的十五年內仍然把中國當作非市場經濟國家看待,儘管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的原意,並非對一國總體經濟體制等情況作判斷,而更多體現在解決貿易糾紛時的「技術適用」,但時至今日,這一問題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技術層面,變成了政治問題,成為一些國家保護國內企業和擴大在華利益的籌碼。例如美歐就經常利用中國爭取市場經濟地位早日獲承認,對中國提出過分要求。

美國歐盟 各懷鬼胎

目前,許多國家包括歐盟的一些成員國已經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和歐盟尚未承認。中國入世議定書第十五條規定,WTO成員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據的做法應當於一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終止。換言之,中國將在這一期限後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在此背景下,近期爆出美國官員多次就此問題向歐盟表達關切,認為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無異於單方面解除歐洲對華貿易防禦,不利阻止中國企業在美歐市場傾銷廉價商品。

儘管歐盟內部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有雜音,且歐洲企業也多表反對,但據悉歐盟委員會傾向於支持中國的訴求。華盛頓認為在WTO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是中國的核心戰略目標之一,特別是使美歐更難針對傾銷廉價商品的中國企業而開徵高額關稅。因此私下裏美國官員對歐盟的這種傾向作出嚴厲批評,認為是歐洲人為了獲得巨額投資而試圖討好中國的最新例證。

對於華府阻撓中國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嚴肅性是WTO所有成員的共同責任。「條約必須遵守」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義務,任何締約方都不能以國內法為由規避自己在國際條約下的義務,對中國企業採取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歧視性做法。作為WTO成員,中國在承擔義務的同時,也必須享受WTO賦予的各項權利。

歐盟今個月將就該問題做出裁決。對於中國來說,如果歐美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當然很好,假如不承認,也沒有甚麼大不了,既然在過去十五年裏歐美沒能利用這一問題阻止中國崛起,今後更阻擋不了,而如果它們不認可,無論找何種理由,都是對國際條約的不遵守,這就給了中國反擊的理由,中國今後在涉及歐美利益的問題上,也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