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疑製話題撲水研火星

「火星不是我們過去想像般,是乾涸、枯燥的星球。」水是生命的起源,美國太空總署(NASA)確認火星有流動的液態鹽水,意味可能存在生命,刺激人類憧憬登陸火星。但計劃耗費巨大,面對近年被削減經費,NASA被指是要製造話題,為爭取研究資金宣傳「拉票」。

NASA前日深夜舉行記者會,表示由火星多個隕石坑上又窄又黑、猶如手指般的痕迹,發現含水分的鹽。這些坑紋逾四米闊、九十米長,只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科學家認為是由鹽水造成,亦是目前顯示現今火星有液態水的最重大證據。鹽水相信包含高氯酸鎂、氯酸鎂及過氯酸鈉,因此火星鹽水料比地球海水鹹。

歐洲科學家指屬推論

NASA火星探索計劃首席科學家邁耶指,火星三百萬年前有大片海洋,面積比地球的北冰洋更大。他稱:「火星曾擁有一片大海洋,面積約為地球北半球的三分之二,約一點六公里深,不過因氣候轉變,地表失去水分。」科學家指火星有液態水,有利人類未來登陸,可能提供水源在溫室種植農作物。不過專家未知道水分來源,可能是融化的冰、地下水、水蒸氣或其他物質結合而成。

有水不一定有生命,但生命沒水就難以存活,故是次發現對尋找火星生命是一大鼓舞。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米哈爾斯基表示:「在地球找到水,就找到生命。因此我們對發現火星有水,感到如此興奮。」英國天體生物學家達特內爾亦稱,如火星地下有流水,就形成細菌和微生物得以存活的環境。不過歐洲太空總署(ESA)高級科學顧問麥考里恩認為,無法從條紋中直接看到液態水,僅透過發現礦物推論有水而已。

登陸料需花千億美元

NASA計劃二○三○年代派人登陸火星,但耗費巨大,估計未來廿年需多達一千億美元(約七千八百億港元),美國國會至今卻一直拒絕開綠燈。多年前火星已被發現有水殘留的證據,NASA公布消息的日子,適逢是一齣以探索火星為主題的電影上映前夕。有評論認為,需靠公帑維持運作的NASA,藉此時機再度引起公眾憧憬太空旅行,爭取民間對火星探索的支持,為未來申請撥款增加籌碼。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