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印尼高鐵 中日面臨雙輸

中日爭奪多時的印尼高鐵招標,最終以令人愕然的方式結束:印尼表示,因認為中日提出的高鐵方案都不適合,決定在原定線路上改建中速鐵路。這意味着兩國過去的努力都白費了,被印尼擺了一道。中日陷入不計成本的零和競爭,最終兩敗俱傷,受益者只有第三國。

自從印尼提出就雅加達——萬隆線路高鐵進行招標,中國及日本開足馬力,全面動員,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多管齊下,比金融優惠、拚技術特點乃至鬥國家意志。最初,日本的新幹線方案因優秀的安全性、抗震性而被視為最有力的中標者,但中國發起強烈攻勢,領導人在今年春天與印尼總統維多多會談時大搞首腦推銷,雙方就開展技術合作達成一致,並醞釀出中國方案。中國的想法是,通過這項工程,將印尼納入中國主導、橫跨亞洲的「一帶一路」經濟圈。

當然,日本並未善罷甘休。今年三月維多多訪日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排他試乘新幹線,之後又派前首相福田康夫向維多多推銷。在七月提出的方案,日本給出百分之零點一的超低貸款利率,並將原訂二○二六年的完工日期提早五年,擺出盡量滿足印尼要求的姿態。

關乎國運 你死我活

印尼政府夾在兩國之間,已經數次推遲公布競標結果,不斷向中日提出一個個嚴苛的要求,向下壓價,左右逢源,最後還取消高鐵項目,避免抉擇。印尼官員表示,考慮在雅加達與萬隆之間建設時速為二百至二百五十公里的中速鐵路,歡迎中日就此提交新的工程方案,令兩國回到起跑線上。

中日高鐵之戰,不僅在印尼鬥得你死我活,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都是如此。雙方大打價格戰、融資戰、技術戰,國家領導人成為各自的推銷員。這些國家也樂於看到中日惡鬥,從中漁利,例如一開始拚命壓價,到最後往往拿出兩項工程,由中日各做一段。結果,兩國雖然都拿到工程,但按照成本核算,恐怕無利可圖甚至虧本。

中日如此惡鬥,與彼此的國策息息相關。高鐵出口不只是簡單的商品出口,對技術和資金要求極高,背後實際上是製造業水平的競爭,更是經濟實力的競爭。一旦高鐵出口成功,代表本國製造業水平得到國際肯定,亦顯示國家有足夠資金支持,能夠帶動國家製造業整體水平提高,佔據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這直接決定未來中日經濟的競爭和發展。

最重要的是,中國想通過高鐵項目帶動「一帶一路」戰略,日本則不希望中國成功,因此拚命攪局,即使不賺錢也要讓中國難受。可以說,兩國國運繫於高鐵競爭的成敗,所以雙方都不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