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齊集北戴河 有會無會看實質

又到八月,海內外又在猜謎似的猜測今年是否有北戴河會議。儘管官媒放風,叫人「別等了」,今年北戴河無會,但社會並不相信,蓋除了官媒在這方面的訊息經常自相矛盾,主要原因是社會固執地認為,一幫黨國大佬聚在北戴河,要他們只在這兒吹吹風,游游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也難怪人們形成這種印象,根子在於黨國政治的神秘性,而北戴河正是中國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北戴河的神秘性源於它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中國政治的中樞。毛澤東時期開始,許多影響深遠的政治決定和人事方案,都是在北戴河作出的。例如中共多次黨代會之前的醞釀會議,以及一九五八年毛澤東作出炮擊金門、大煉鋼和大辦人民公社的決策,地點均在北戴河。即使在○三年中共決定不再將北戴河作為中央暑期辦公場所後,北戴河在中國政治中依然發揮不可替代之作用。

摸底溝通 徵詢意見

在當局取消暑期辦公制度後,北戴河名義上恢復了它的避暑勝地休閒功能,每到七月底八月初,「五套班子」領導人如果沒有外訪,一般都會到北戴河進行休假式辦公議政,部分政治局委員、退休元老、中央部委負責人以及各省市一把手也會在這個時間來到北戴河休假。當如此之多的黨國大員雲集北戴河後,領導人為一些議題和人事安排摸摸底,先溝通協調,徵詢意見,是完全可能的事。因此,這裏就有個如何看待北戴河會議的形式與內容問題。

外界所說的北戴河會議並不像中共正式的會議一樣,存在一個固定的主題和形式,換言之,它的主題和會議形式是「務虛」的,本身沒有嚴謹程序,但由於他們都是實權人物,一旦在這些非正式會議取得共識,作出決定,那麼,隨後的正式會議不過是通過程序來確認這一結果而已。

官媒放風今夏北戴河無會的其中一個理由是,之前中共召開了兩次政治局會議,已經將「十三五」、五中全會、經濟部署、「打老虎」等等時下大事談過一遍,沒有必要在短時間內再移師北戴河談一遍。這種論調初看說得通,實則不然,因為縱使這些大事已經談過,並不表示不可再談,很多具體的規劃和部署不是談一次就可以拍板的。另外,北戴河所要談的話題肯定不止這些,大凡內政外交都會涉及。 所謂「務虛務虛」,一方面是在某個議題上務虛,一方面是在很多議題上務虛。

故從正式的會議安排來看,北戴河肯定無會,但從領導人要徵詢的意見和議題來看,北戴河又是有會。關鍵在於如何理解會議的形式問題。就會議的實質而非形式來看,北戴河有會的概率要大過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