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中介攔路虎 行政脫鈎清亂象

長期以來,那些依附於政府部門的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由於代行所屬行業的部分政府職能,被民眾形象地稱為「二政府」。儘管這些行業組織一向口碑不佳,飽受輿論批評,但其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一直沒有多大改變。

然而,隨着內地近日下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鈎總體方案》,提出行業協會商會與所屬部門脫鈎,並規定了脫鈎的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看來「紅頂中介」們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日子差不多到頭了。

眾所周知,紅頂中介的關鍵在於「紅頂」,它們只能依附所屬部門的權力,這使得它們緊緊抓住權力不放,打着政府旗號,亂服務、亂收費、搞壟斷,讓企業或個人苦不堪言。舉個例子,一個建設項目的前期評估費用往往需要幾十萬以至幾百萬元,大部分建設單位為求提速,往往尋求行政主管部門「推薦」、「指定」,而為求項目容易過關,有關方面往往選擇找紅頂中介幫忙。

事實上,行業協會商會的種種亂象,連總理李克強都看不下去,他在年初召開的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狠批紅頂中介問題,直指中介亂象使企業負擔不減反增,成為新的市場「攔路虎」,嚴重制約市場活力,也為尋租腐敗提供了機會。

依附權力 胡亂收費

據統計,內地行業協會商會從改革開放初期不足一千個,發展到前年的六萬多個,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個門類、各個層次。這樣一個體積龐大卻不能給社會帶來價值的食利者階層,無疑給企業和個人帶來很大成本,從而影響社會經濟發展。

正因為內地紅頂中介依託權力生存,因此除了造成自身行政化色彩濃厚,容易成為行政主管部門權力的延伸外,還存在代表性不強、結構不合理以及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很多全國性協會對業內企業的覆蓋率不足一半甚至更低,有的行業萎縮,協會卻仍存在,還有的行業發展迅速卻難以成立相應協會。紅頂中介的上述弊端在當前簡政放權背景下,愈加顯得刺眼。

必須看到,在簡政放權改革下,許多行政機關的權力確是下放給了中介社會組織,但由於它們實際是行政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改制後的企業或者利益第三方,故「放權」其實就是把權力從自己的左手交給右手,一些行業協會由此成為「官中介」。相比過去由政府審批政府收費的方式,這些「官中介」收費的自由度反而更大,成為部門權力尋租的隱秘通道。

所以,紅頂中介的問題,要害在「脫帽」,即完全解除行業協會與所屬部門的行政隸屬關係,沒有了審批權力,它們就只能靠自身服務去贏得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