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國家安全法 關注非傳統威脅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版《國家安全法》,與舊版有根本性改變。新版以法律形式確立習近平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糧食安全等十一個領域的國家安全任務,將成為中國處理內政外交的法律總綱。

習近平上台後迅速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以此為平台統轄各強力部門,總領各項國家安全工作,但這畢竟是黨的機構,並非國家法定機構,發號施令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今次出台新版《國家安全法》,相當於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能和任務法定化,為在相關領域以黨領政打下基礎。

過去,國家安全工作局限於軍事實力、反間諜或國家統一等傳統安全問題,今次則放寬到金融、糧食、文化、網絡、能源等領域,說明當局對國家安全的理解更廣泛,中國面臨的非傳統威脅也更加多樣。

前車之鑑 未雨綢繆

以糧食安全為例,中國每年從美國、俄羅斯進口大量糧食,單單大豆一年進口量就超過九千多萬噸。假如其他國家發生災荒無法向中國出口,十三億人的吃飯問題恐怕將成為巨大的政治問題。因此,國際糧價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中國領導人膽戰心驚,也讓中國在外交方面極為被動。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制裁俄羅斯,瞄準的就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能源行業。美國與沙特聯手,不斷打壓油價,導致俄羅斯收入銳減,引發盧布持續貶值,俄羅斯經濟形勢險象環生。假如中美交惡,不排除美國在國際糧價下手,一方面拉抬價格,一方面對華禁運,屆時中國人內無可吃之糧,外無可購之糧,隨時揭竿而起,天下大亂,而美國則可不戰而勝。

再譬如網絡安全,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早前披露美國國安局入侵中國網絡已有十五年歷史,並且掌握了中國「最好、最可靠」的情報,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微軟、思科、IBM公司的產品留有「後門」,讓美國國安局的黑客能夠如入無人之境。當中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要害部門的網絡建設,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訊運營商的網絡基礎建設,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承載着中國互聯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流量。

一旦美國利用網絡發動攻擊,中國互聯網系統若無法抵擋,涉及到國計民生的行業將全部停擺,銀行停業、交通癱瘓、工廠停產,中國將不戰而潰。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新版《國家安全法》中都有體現,如何應對這些非傳統威脅,將成為中國外交內政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