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妮毀證物 電郵門成懸案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妮任內設私人電郵帳戶處理公務,共和黨指摘她故意為之、令各方無法翻查有關紀錄,以另類方式銷毀不利自己仕途的敏感資料。希拉妮代表律師日前證實,她的私人電郵通訊紀錄已被全數刪除,此案唯一可供各方鑑定之證物被銷毀,教共和黨人怒不可遏。

有「電郵門」之稱的政治風波,圍繞希拉妮任國務卿時收發電郵的方式。出乎各方意料的是,希拉妮被踢爆任內完全沒有使用國務院的電郵帳戶,統一以私人電郵帳戶處理私事與公務。普羅大眾一般透過互聯網服務供應商設立帳戶,電郵寄件和收件備份由服務供應商保存,希拉妮的私人電郵帳戶與別不同,她寄出和收到的所有電郵副本,全部儲存在她家中的私人伺服器。

共和黨眾院大老博爾納有意在國會眾議院動議,要求希拉妮交出該伺服器。與此同時,領導國會眾院班加西恐襲特別調查委員會的共和黨議員高迪,向希拉妮發傳票要求她交出所有電郵通訊,及主張她將私人電郵伺服器交給獨立人士審查。希拉妮先下手為強,將所有公務電郵副本轉交國務院後,把剩餘的私人通訊全數刪除,希拉妮有否將敏感電郵通訊扣起,理論上變成懸案。

證據顯示誠信有問題

不少希拉妮支持者認為,共和黨人窮追猛打存政治動機。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希拉妮誠信有問題,美聯社引用《信息自由法》取得四封希拉妮電郵通訊,發現她任內同時使用黑莓和iPad發電郵,她早前解釋,使用私人電郵帳戶統一處理私事和公事,全為了減少攜帶流動通訊裝置外出,上述發現與希拉妮「一機在手」之辯解存矛盾。

更重要的是,美聯社發現,希拉妮曾在公務電郵通訊中提及私事,無論這是否無心之失,人們很自然提出一個問題,被希拉妮刪除的數萬封私人電郵,當中有多少屬公事私事夾雜類別?若希拉妮將它們一概當成私人通訊看待將之刪除,那麼,國會、公眾以至媒體的知情權遭受多大程度傷害?希拉妮尚未洗脫嫌疑便急不及待將私人電郵伺服器「清空」,莫非是作賊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