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星夜》之謎破解

荷蘭畫家梵高在一八九八年,看着精神病院窗外景致,繪下名作《星夜》。畫作中央的漩渦到底為何,後世已爭論百多年,美國藝術家及攝影師本森近日指出,當時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把距離地球二千三百萬光年的「渦狀星系」呈現在世人眼前,梵高描繪的正正是星系圖像。

靈感取自天文學家

本森在新書中提出,梵高可能是在巴黎、又或法國南部聖雷米精神病院休養期間,在圖書館接觸到愛爾蘭天文學家帕森思(William Parsons)繪畫渦狀星系的畫作。帕森思為觀察夜空,於是製造了當時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畫出首幅描繪該星系的圖畫。本森稱,畫作令梵高留下深刻印象,並以此作為繪畫《星夜》的題材。

專家對於《星夜》表達的背景及含意眾說紛紜。有藝術家指畫作反映梵高的精神狀態不穩,以往有研究認為漩渦是風暴描繪,亦有物理學家認為他是繪畫星系。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