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乾涸 露出明朝石橋

【本報綜合報道】江西省鄱陽湖近日因為水位持續下降近八米,一座建於明朝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距今近四百年的「千眼」古石橋上月三十日重見天日。千眼橋全長二千九百三十米,闊一點二米,橋面由長條花崗石鋪成,橋墩由約十根松木構成支撐橋面,橋上有約一千個洩洪孔,故名為「千眼橋」,亦被譽為「全國最長的湖中石橋」。

千眼橋早於二○一二年四月及二○一三年十月因為鄱陽湖進入枯水期的關係而曾經露出水面,千眼橋位於都昌兩多寶西山蔣公嶺腳下的鄱陽湖水底,屬於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明朝崇禎四年,當時在都昌為官的錢啟忠有見當時民眾在嚴冬鄱陽湖枯水時需涉水踏泥過湖,於是倡議集資興建石橋在此橫跨江流,便利民眾。因此千眼橋又名「錢公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