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蹣跚一甲子 放權於民是正道

人過六十進入暮年,體能下降活力漸失,但一個好的制度卻能使社會保持活力。因此,好制度是常青的。

作為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走過一個甲子,然而其歷程表明,這個制度存在根本缺陷,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表現不合格。

在慶祝人大成立六十周年大會講話中,習近平雖然強調人大制度適合中國國情,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但同時也指出,在發展中國的民主政治時,要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習雖然用的是「防止」,然而,這不過是委婉承認,人民是無權的。

「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跟中國的人大制度設計和運行有關。簡言之,人大並沒有實現當初設計這一制度的初衷,它不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橡皮圖章 難以改觀

中共一向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也是中國特色的民主。而人大制度,是上述三者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故要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但真實情況是,除了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這條不僅做到,而且無以復加外,其餘幾條,尤其是人民當家作主,還只是一個誘人的「餡餅」,對人民而言可望而不可即。

雖然是中國特色的「國會」,但人大從理論而言,其權力來源也來自人民的授權,而人民是通過選舉代表的方式把權力授予人大行使的。所以,憲法和選舉法都規定,各級人大經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選民(在直接選舉中)或選舉單位(在間接選舉中)有權依照法定程序選舉代表,並有權依照法定程序罷免代表。憲法也賦予人大四項權力:立法權、選舉和任免權、決定權和監督權。

憲制這一安排,為的是確保各級人大及其代表,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來行使國家權力,同時,使人大真正能夠起到權力機構和立法機構的作用。可惜人大的這些權力,在現實中遲遲無法落地,根子就在於中共還不準備放權於民。

人大確實到了要變革的時候,必須改變「橡皮圖章」的形象才有生氣。然而就目前而言,外界還看不到這種希望。中共對人大制度的改革還顯得小心翼翼、小步碎進,如此改革,至少短期內是不可能改變「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狀,也無法使人大擔綱起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