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掀反俄潮 歐盟內訌加劇

年初,烏克蘭戰略重地克里米亞半島舉行入俄公投,克島被併入俄羅斯版圖,與俄為鄰的不少歐盟成員、特別是那些境內有大批俄裔人的國家,生怕自己成為克宮下一個目標,懼俄情緒持續發酵。及至早前馬航客機被導彈擊落在烏東墜毀,逾半罹難者為荷蘭公民,美方力斥俄方要為空難負責,懼俄與反俄情緒交織在一起,歐俄關係醞釀巨變。

有關德國與法國「重俄輕烏」的批評愈加辛辣,馬航空難發生前夕,德總理默克爾的臉書官方版面遭網民轟炸。事緣在巴西世界盃決賽當日,默克爾被傳媒拍到與俄國總統普京在看台上有講有笑,默克爾臉書版面出現數千指斥她討好俄國的留言,有留言者將默克爾喚作女版里賓特洛甫。當年里氏擔任納粹德國外長,代表希特拉與蘇聯簽署密約瓜分波蘭,「感謝里賓特洛甫女士」留言含意為何,不用多說。堅持向俄付運軍艦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也不能幸免,其臉書版面也充斥着嘲諷留言。

觸發德法意跳船?

馬航空難發生後,美俄互數對方不是,雙方各執一詞,圍繞空難之陰謀論四起,歐盟境內不滿俄國聲音不絕於耳,居於荷蘭的普京女兒瑪麗亞也受牽連,一名荷蘭市長公開要求將瑪麗亞逐出境。

烏克蘭變天後,數公開反俄最力之東歐國家,非波蘭莫屬。馬航空難發生後,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直斥事件是獲俄羅斯撐腰之賊匪所為,波羅的海三國部分政客連聲附和。大部分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執政者表現克制,他們對事件表示震驚和哀痛,但認為此際不宜胡亂猜測。

奧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亞與俄國合作興建南溪輸氣管,不少人認為,她們助俄繞過烏克蘭向歐輸氣,變相助克宮關門打狗。除了上述三國洗濕了頭,來自德、法、意三國的能源巨擘也登上南溪項目巨輪,馬航事件觸發之反俄浪潮,會否促使它們集體「跳船」,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特別是俄羅斯應否為空難負上最終責任,很可能成永無結論之爭議。

可以肯定的是,馬航空難給美俄爭鬥火上添油,歐盟內親俄與反俄兩股力量相沖、損害內部團結之格局更難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