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唐僧肉 教授腐敗不輸官

科技腐敗是內地大學的一大弊病。中央巡視組披露,上海復旦大學的科研經費使用混亂,存在腐敗風險。科研經費是人人欲得的唐僧肉,在「科教興國」的旗號下,大量國家資金被騙走,簡直令人髮指。

復旦大學是著名學府,每年從國家教育部、科技部等獲得科研專項經費逾三十億元,若加上其他捐助,相關經費更加是天文數字。問題是,這些科研經費有多少真正轉化為科研成果呢?又有多少淪為校長、院長們的盛宴,教授的獎金福利呢?復旦大學尚且如此,其他大學會乾淨嗎?

二○一二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躋身世界前三,在新興發展國家中居領先地位。然而,中國全球創新指數的排名卻在三十名以外。巨額科研經費到底去了哪呢?大到發放工資、福利、建經濟適用房、購買汽車,小到充飯卡、交電話費以至買車票,樣樣從中報銷。比如浙江大學教授陳英旭授意學生以開具虛假發票、編造虛假合同等手段,將逾千萬元科研經費據為己有。這名教授的貪污紀錄,不僅在學術界「獨佔鰲頭」,就是比起被調查的省部級高官也毫不遜色。

黑箱作業 藏污納垢

有人說,中國科研人員三分之一時間跑項目,三分之一時間開會,只剩下三分之一時間搞科研,科研費變成公關費,更別提即使搞科研的,也有大半是弄虛作假。中國所謂的科技評獎,有的看上去「亮麗」的材料,其實是將不同人發表的成果拼湊起來,然後找專家簽字,黑箱作業,套取科研經費。

去年底爆發的廣東科技系統腐敗窩案,是近年涉案人數最多、涉案範圍最廣、涉案金額最大的案件。一些科技系統離任幹部下海成立中介公司,專門負責牽線搭橋,拉攏貪腐。這些所謂的科技諮詢公司,表面上是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實際上是利用以往積累的人脈關係,幫助企業行賄科技官員,使企業在申報科研項目時順利中標。當企業獲得科技專項資金或政策扶持後,會按照兩成到五成的比例給科技中介支付諮詢費,科技中介再拿出部分反哺科技官員,建立利益同盟。

科研本應是神聖淨土,卻在不知不覺間被腐敗蛀蟲侵蝕,藏污納垢。美國副總統拜登曾嘲笑中國科技只會「山寨」抄襲,缺乏創新發明,中國科技界還為此憤憤不平,但現在看來,拜登已算相當客氣,中國科技界不只沒有創新發明,反而只有腐敗。

改革開放以來,最大問題是人心壞死,良知泯滅,從公僕權貴到知識精英莫不如此。第五代要撥亂反正,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