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成外交主軸 第五代鬥字當頭

昨日是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雖然不是逢五、十這樣的重要年份,但國家主席習近平卻親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發表聲討日本右翼的講話。這是中國首次有國家最高領導人在「七七」這天參與官方紀念活動,意味着中共第五代將抗日當作新時代外交工作的主軸。

在胡溫時代,主體外交方針表面上是貫徹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實際上卻是縮頭烏龜不出頭,遇事能忍則忍,能讓則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具體體現在對日政策上,便是以德報怨,唾面自乾。

當時的中國外交,一度幻想能夠將日本從美國身邊拉過來。日本大地震之後,中國迅速給日本提供燃油,幫助日本解決燃眉之急。更搞笑的是,溫家寶不顧四川大地震孤兒的悲慘命運,卻派出專機將日本地震災區的孩子邀請到海南度假。溫家寶還跑到福島核電站附近,為日本農產品站台做廣告。沒想到,日本翻臉不認人,悍然將釣魚島「國有化」,中國賠了美元又丟人。

胡溫對日本忍字當頭,大失民心,故第五代上台後開始撥亂反正,強調要有所作為,鬥字掛帥。據悉,習近平曾說,中日之爭不僅僅是釣魚島之爭,而是事關兩國命運的較量,日本其實是用釣魚島問題打斷中國崛起的進程,所以對日鬥爭要着眼全局,重新布局。

全面規劃 一擊即中

從去年開始,中國開始從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重新規劃對日戰略。外交上,中國四面出擊,孤立日本,習近平訪韓便是重頭戲;經濟上,有意識收緊日企的發展空間,收緊稀土出口;政治上,北京打二戰牌,公布日本戰犯的書面供詞,大力抨擊安倍復活軍國主義;軍事上,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與日本戰機針鋒相對。這些硬政策顯示,習近平不怕與日本關係倒退,也不怕與日本經貿合作崩盤,更不怕與日本一戰。

值得關注的是,每逢日本挑釁後,中國便會發起更猛烈的還擊。以今次為例,日本剛解禁集體自衞權,習近平便在七七事變七十七周年紀念大會上,表明中國反對日本復辟軍國主義的立場。明年是二戰勝利七十周年,中國更決定舉辦大型紀念活動,邀請當年的盟國參加。

國必自尊而後他國尊之,第五代對日本強硬,雖然在西方輿論中被妖魔化為「好戰」、「挑釁」,但在國內卻贏得民心。在人民看來,堂堂中華,若連自己的國土都無法保全,還談甚麼大國崛起?發甚麼中國夢?不過,既然確定鬥字當頭,就必須謀定後動,不能打無準備之仗,重演甲午之戰的悲劇,無論鬥智鬥力都要全面規劃,務求一擊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