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次訪問台灣,成為兩岸和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一九四九年以來踏足台灣的大陸主管兩岸事務最高階官員,張志軍此行自然意義重大,這完全得益於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的國共和解。
國共曾是宿敵,台灣也經歷了政黨輪替。兩岸能從過去長期的尖銳對峙、相互隔絕到「相逢一笑泯恩仇」,證明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共能夠和解,兩岸化干戈為玉帛,也是因為雙方堅守一個共同的政治基礎,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目前只是處於分治狀態。而兩岸之所以有這個政治基礎,最大的催化因素還是大陸對台灣民眾釋放出的和解善意。
就綜合力量而言,大陸相對是強者,尤其是近年無論是經濟還是軍力,天平往大陸這方傾斜,假以時日,台灣除民主體制外,基本沒有自傲的資本。在這種情況下,大陸應該展現強者足夠大度的胸懷,包括適度的「示弱」。換言之,大陸在對台政策上,必須有足夠的自信,相信時間在自己這邊,才有可能以和平統一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張志軍此行的安排植根基層,深入綠營大本營,與高雄市長陳菊會面,展示陸式親民騷,用意在爭取民進黨及其基層群眾。而民進黨這次也沒有像過去一樣「逢中必反」,反而罕有地展現善意,蔡英文甚至表示願意與張會面,為雙方互動營造了良好氛圍。蔡剛當選民進黨主席,在兩岸問題上展現新思維,主要是出於後年「總統」大選的需要和壓力,上次大選蔡在兩岸問題上敗給了馬英九,如果這次再敗北,說明台灣主流民意對台獨路線投了反對票,民進黨的建國夢不但無法實現,自身也可能邊緣化,這也是黨內最近出現凍結台獨黨綱呼籲的原因。
蔡英文應抓住大陸對她和民進黨拋來的這次機會,與中共主管台灣事務的最高官員建立起個人聯繫,親自闡述自己的兩岸政策主張,以改善民進黨在中共的形象。對大陸而言,民進黨若放棄台獨黨綱,未來誰執政都一樣,且對國民黨只會形成極大壓力,促使其改變在政治談判上的消極態度。若民進黨能借助改善同大陸的關係再次贏得大選,則比空喊台獨更有利未來發展和台灣福祉。
問題在於蔡英文能否擺脫深綠勢力的羈絆,在兩岸關係上大膽轉型。「凍獨」雖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民進黨基本價值理念,但對黨轉型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具重要意義。當然,大陸也不能過於樂觀,畢竟台獨是民進黨重要資產,大陸需要做的是讓民進黨體認到,「凍獨」收益遠比堅持台獨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