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地媒體報道了習近平以組長身份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對於這個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着三十四年歷史的中共經濟決策機構來說,這是其首次曝光於大眾。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並不是一個新設的機構,其前身是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於一九八○年成立,首任組長是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趙在晉升總書記後,並未卸去這一職務。後江澤民做總書記,繼續兼任財經領導小組組長。但此後是總書記還是總理任組長,則眾說紛紜,一個流行的說法是,江之後是朱,朱之後是溫,溫之後自然是李——人們以為這就是事情發展的本來邏輯。
然而,近日中共媒體刊文才讓外界知曉,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總理兼任財經小組組長的「傳統」錯了,自趙之後,實際上一直是總書記任組長。中共刊文有以正視聽的用意,避免繼續以訛傳訛。目的是打消外界對習剝奪總理權力,將各種大權集於一身的質疑。
但是,外界的以訛傳訛錯在中共自己,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決策機構,從未正式公布機構的人員、組成、結構和運作狀況,尤其在一九九七年中共十五大後,官媒再未披露過關於財經小組組成人員的任何訊息。而也正是從那以後,外界普遍猜測時任總理朱鎔基接任小組組長。習以小組組長身份主持會議的消息公布後,為弄清事實,一些媒體還不得不通過各種關係和私人渠道去求證。可見,問題出在這一機構本身的不透明性上。
財經小組此種高度封閉的運作模式,也充分反映了中共政治的非透明性和地下黨的思維方式。事實上,從中央到地方,無人確切統計過內地有多少小組,僅總書記和總理兼任的小組組長職務,就多達十幾個。有些小組的設立是有必要的,有些小組則純粹是擴權的需要。而各種小組,無論設在政府還是黨內,其運作一般都不對外公開,基本通過文件來進行管理。
從權力部門來說,正式機構雖然公開性也不夠,但畢竟還有法律依據,受法律約束,從而也受輿論監督。各種小組因為在性質上是臨設機構,沒有法律依據,因事而設,事畢即撤(理論上如此,實際未必),權力部門也就偏愛以小組的名義去行使對社會的管理職能,這樣可以避開約束和監督。沒有約束和監督,各種腐敗就滋生其中。
現代政治講究公開性和透明性,滿足大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既然中共已提出要推進治理的現代化,不妨從各種小組的去神秘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