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柱隨筆:從修正簡體字邁向華夏融合

日前看到大陸人大代表提議應「取消簡體字,恢復繁體字」的報道,實心有戚戚焉。回想幾年前到洞庭湖岳陽樓一遊,飽覽壯麗的風光,思及歷代文人登樓賦詩,留下許多千古絕唱的文采,隨後看到《岳陽樓記》的碑文,一時興起朗誦全文,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至今難忘。陪同的大陸官員及遊客,似乎驚訝為何我能輕易看懂那些龍飛鳳舞的文字?我告知:「這有何稀奇?因為台灣學的就是碑刻上的繁體字呀!」

過去華人社會一直存有「繁、簡之爭」,隨着大陸崛起,簡體字被聯合國列為官方文字後,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也都改用簡體字,如今全球只有台灣、香港、澳門和海外華僑共約四千萬人口使用繁體字,相較大陸有十三億人口,簡體字似已聲勢鵲起,然而,人口數並非重要的因素,因為繁體字的文化意義是無可取代的!

漢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唯一仍活躍的古老文字。在歷史的遞嬗中,每一個文字雖有不同的書寫形式,但都是一脈相傳,且自魏晉以來便已定型,承傳數千載。當我們可以藉由漢字,閱讀數千年前的古籍時,外國人士是多麼的讚嘆與佩服!漢字是我們能與古人交流的密碼,如今能直接握此密碼的漢字,便是繁體字。

漢字絕不只是「文字筆畫」而已,她更是一種美、一種藝術、一種蘊含深厚文化的瑰寶。漢字可以繁中有音,簡中有義;漢字藝術演為書法,有楷書的秀麗端莊、也有行書的揮灑飄逸;有隸書的高貴雅致、也有草書的行雲流水;漢字藝術的極致展現,可以如大江大海的壯闊豪氣,也可如小橋流水般的恬淡幽雅。歷代無數名家的字體,可說是變化萬千、美不勝收!

漢字是形、音、義三種元素的結合,雖然可以了解1954年大陸推行簡體字的用意在於簡化易學,普及人民的識字,但遺憾的是,不少簡體字確實簡掉中國文字的脈絡體系,破壞文字的藝術美感,更抹去了先人的造字智慧。例如:網絡常流傳對簡體字的批評,親(亲)不見,愛(爱)無心,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麵(面)無麥,想飛(飞)卻升不了,開關(开关)連門都沒有。尤其,借用許多同音字,對字義和閱讀更造成混淆與不便,例如:「幹」、「乾」和「干」都用「干」取代;「雲」和「云」也都是「云」﹔更遑論有些字完全失去原有的字形與字義,例如「葉」變成「叶」、「莊」寫成「庄」﹔「吃麵」寫成「吃面」﹔心「臟」和骯「髒」都寫成「脏」,類似這種脫軌怪異的字體轉換實不勝枚舉。

過去七十年來,台灣教育讓繁體中文綿延於世的努力,應被肯定。近年來,大陸也開始反省檢討,很小規模地恢復繁體字的使用。由於教學科技化,學繁體字並不比簡體字辛苦,何況亞洲地區,亦到處都可見繁體字,例如韓國的東大門、南大門,以及東南亞很多祠堂也都是繁體字,尤其到日本,即使不會講日文,用漢字也能溝通無礙。

本文絕非鼓吹哪一字體競爭,也知大陸棄簡用繁有實務上的困難,但中華文化已成顯學,世界各國亦興起一片「中文熱」,同是「中華文化繼承者」的兩岸人民除深感榮焉,更應在這一代實踐「書同文」——修正簡體字,共同繼承老祖宗的智慧財產,取法北魏孝文帝,逐步以用字調整的具體行動,融合華夏,必能贏得台港人民的認同。

台灣立法院副院長 洪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