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從來不公平 作繭自縛何其愚

世貿組織日前就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爭端作出不利中國的裁決,中國官方及民間輿論均反應強烈,認為裁決不公。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世貿規則本來就是別人定的,中國希望得到公平對待,何異於與虎謀皮。

稀土是十七種稀有化學元素的統稱,廣泛用於手機、電腦、汽車電池等高科技產品,中國稀土探明儲量佔全球約兩成多,供應量則佔全球九成七。鑑於稀土無序開發及嚴重破壞環境,五年前中國開始限制稀土出口,結果被美國、日本、歐盟投訴,指中國限制出口,使中國之外的企業被迫高價購買這些資源,構成不公平競爭。世貿專家組日前裁定中國敗訴,指中國限制稀土貿易不符合世貿規則,也違反當初加入世貿的承諾。雖然中國有權在六十天內提出上訴,但根據經驗,推翻世貿一審裁決的機會極低。

世貿組織作出對中國不利的裁決,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世貿組織由西方發達國家創立,規矩也都是他們一手制訂,首要考慮的是保護本身利益,而其他國家要加入世貿組織,就不能不服從極為苛刻的規定。過去中國多次坐上世貿組織的被告席,幾乎都是以敗訴告終,雖然次次都憤憤不平,卻又無奈其何。

貿易爭端 次次敗訴

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公平,世貿組織的裁決更是如此。眾所周知,西方國家大都建立了極為嚴密的出口管制機制,對於「不友好」國家或競爭對手,實施嚴格的出口限制,而中國正是受害者之一,如美歐可以「名正言順」地限制對華出口精密機床、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理由是這些產品可用於軍事技術,從來未被裁定違反世貿原則,而中國的稀土同樣是用於高科技產品,更大量用於軍事技術,限制出口卻被裁定違反世貿原則。同一問題,兩種判決,唯一的解釋就是針對中國的「規則歧視」,就是「雙重標準」。

就「稀土」而言,其實並不稀有,許多國家都有蘊藏,美國曾一度主導全球稀土供應,後來考慮到巨大的資源和環境成本,才逐步停止了本國的稀土開發,轉而從中國進口,實質是將破壞環境的代價轉嫁到中國,同西方將大量高污染低技術產能轉移到中國一樣。西方國家源源不斷地從中國得到廉價的戰略性資源,而當中國開始治理環境,減少開發及提高價格時,西方國家就大聲叫嚷,對中國揮起世貿組織規則的大棒。

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世貿組織是西方控制全球貿易、謀取霸權地位的有效工具,運用起來得心應手,中共第三代及第四代主政期間崇洋媚外,為加入了世貿而沾沾自喜,自以為「融入國際社會」,到頭來卻是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