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低薪委員會早前建議,今年十月起將廿一歲以上成年人的最低工資增加百分之三,由每小時六鎊三十一便士,增至六鎊五十便士(約八十四港元)。如政府接納建議,將會是自○八年以來最低工資的升幅首次跑贏通脹。但英國民眾普遍仍認為,最低工資加幅太小,無助基層改善生活,只是象徵式的政治決定。
英國首相卡梅倫、各大黨派、甚至工商界,罕有一致歡迎升幅建議,但有工會卻批評加幅太小,認為經濟衰退起生活水平攀升百分之廿五,但最低工資只加百分之三,完全不合理。有報告指,近年最低工資增長幅度,雖快過其他薪酬升幅,但物價日高令最低工資的實質價值不升反降。
有經濟分析指,公司會將增加的最低工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形成通脹,變相推高生活指數。因此低薪工人不會因加薪而增加購買力及改善生活,更可能會傷及中產。政府此舉純粹為明年大選拉票,對現實並無幫助。
從事資訊科技的安東尼接受本報訪問稱,曾嘗過基層掙扎謀生的日子,絕對贊成加薪。但他補充,「加少少」根本無法改善低收入人士的生活。育有三名子女的安東尼說,過去十多年樓價升逾一倍,日用品價格每年以近雙位數字增長,最低工資微升幾便士只是政治正確的決定,其實對勞資兩面都不討好。
任職中餐館的May姐認為,調高最低工資於事無補,反而給藉口予老闆減省人手。不過英國中餐業長期缺人手,經常靠勤工儉學的學生做兼職來補充勞動力。May姐說:「低薪工種永遠低薪,政府要搞好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各行各業才會興旺。」
駐英國記者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