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荊棘滿途 登盛腹背受敵

緬甸總統登盛上台近三年,改革開放成果有目共睹,不過,這位前軍方將領顯然並非最後話事人,因此,緬甸改革到底能走多遠,甚至會否逆轉,一直是個疑問。隨着改革之輪滾滾向前,真正掌權的軍方,其利益明顯愈來愈受威脅,同時社會上民主自由的呼聲愈來愈高,登盛恰像走着鋼線,一個不小心,腹背受敵的他,便會失衡跌下。

緬甸在六十六年前的一月四日,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今年這個獨立紀念日前後,緬甸出現一連串示威,參加者有要求修憲的,有呼籲撤銷集會法例的,最矚目的當數記者示威,抗議同行被囚,要求新聞自由。此起彼伏的示威,若說是改革一項成果,側面反映緬甸多了自由,其實也未嘗不可。

在軍事統治時代,緬甸何嘗有甚麼新聞自由,媒體都是官方喉舌,所有報道必須經過審查,正因登盛推行改革,才會出現私營獨立報章,才有像馬金般的記者,鍥而不捨追尋真相,揭發社會不公。

但馬金事件亦令人懷疑,當局是否變個法兒箝制新聞自由。馬金為登盛執政後首個被囚記者,而她,是在追查一宗涉及司法機構貪污的案件時,惹上官非,她被控以誹謗、擅闖民居和辱罵他人,最終罪成判監三個月,案件看屬刑事性質,實際充滿政治意味。

登盛或難敵反改革力量

登盛盡力滿足改革訴求,逐一落實承諾,包括宣稱在上月三十一日釋放所有政治犯,但馬金遭遇,難免令人更加質疑,「宣稱」與「事實」之間,到底相差多遠?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淑姬認為,登盛改革的誠意毋庸置疑,但登盛或者難敵反改革的力量,鞭長莫及。

在修憲問題上,登盛和軍方明顯也存分歧。登盛較早前公開支持修憲,容許昂山淑姬參選總統,目前憲法禁止配偶或子女擁外國籍的人士,出任正副總統。以昂山淑姬的民望,她一旦落場參選,總統寶座堪稱囊中之物,很難相信軍方支持修憲,願意拱手讓出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