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卡梅倫前腳剛走,美國副總統拜登後腳又到,而且打正旗號要與中國談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美國本是釣魚島問題的始作俑者,如今又擺出一副仲裁者的姿態,立場早就不公正,中方毋須隨之起舞。
拜登訪日期間,據報拒絕了安倍日美發表聯合聲明共同譴責中國,及要求中方撤銷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提議,並婉拒了日本政府要求美國政府採取統一立場,阻止民間航空公司向中國政府遞交飛行計劃書的要求。中方一些專家學者樂觀認為,拜登如此謹慎,意味着中國外交的勝利,中國應該歡迎美國在東海的仲裁角色。
這種論調顯然正中美國下懷。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是讓中日鬥個你死我活,然後居間以仲裁者身份左右漁利,從中日雙方手中獲得最大利益。中方若不能正視這一點,在東海之爭中將陷入被動困境,甚至被美國這個所謂的仲裁者絞殺。
其實,拜登「三拒日本」並非替中國考慮,而是從美國立場出發。美國不願見到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過度激化,甚至直接引發中日熱戰,將美國捲入一場空前的戰爭。在華府眼中,對華圍堵是戰略方向,但具體怎麼圍堵,如何排兵布陣,何時激化何時緩和,是白宮的特權,日本只是棋子,一切行動要聽從指揮,如果日本反客為主,便要受到懲罰。
今次安倍利用東海防空識別區大做文章,在拜登還未到東京時便利用媒體放風,要求美國做這個,吩咐美國幹那個,儼然成為美國的宗主國,好像華盛頓只是安倍的卒子,拜登顯然不高興,乾脆利落以「三拒絕」回應,讓安倍明白誰才是真正主子,誰才能發號施令。
對拜登看似中立的「三拒絕」,中國完全沒必要心存感激,更不應在他訪華時給其禮遇。釣魚島問題之所以產生,甚至激化,都是美國在背後操盤,山姆大叔才是中國崛起路上最大的對手,任何否認這個觀點的人,不是自欺欺人,就是別有用心。
事實上,不論中國怎樣崛起,也不論主觀上是否有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的意圖,中國都不可能躲過美國的遏制、圍堵與打壓。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爭議,南海問題、東海問題、台海問題,美國都深度介入,中國與美國直接交手是遲早的事,對美政策不妨虛與委蛇,沉潛待機。
美國國力衰退,對華政策不如以往咄咄逼人,卻帶有更多欺騙性。政客訪華時更不時投華所好,說幾句中國成語,引用古代典故,給足中方面子,但實際上其遏華弱華的基調並沒有改變。這種帶有欺騙性的政策形同糖衣炮彈,更容易迷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