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屈華之兵 美圍堵中國新策

美國重返亞洲後,如何對華不戰而勝一直是華盛頓戰略家們案頭最大課題,在保持有形的軍事圍堵壓力下,採用軟實力的分割包圍,不戰而屈華之兵已成美國主要選項。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日前發文稱,一旦中美發生戰爭,美國可以對準中國最大優勢——其出口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將之轉變成中國軍事上的一大弱點。為此,美國的對華海上封鎖要截斷中國大部分海上貿易。美國或許能重創中國經濟,迫使中國坐回談判桌而獲得勝利。

該文稱,封鎖的真正目的在於讓北京付出驚人的金融代價。封鎖可以打擊三個壓力點,令中國經濟陷入混亂。這三個壓力點分別是中國對中間產品、原材料的雙重依賴及國內低水平的創新。中國的出口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中間產品,這一現象在高技術領域尤其明顯。

這篇文章透露出一個重要訊息,就是美國智庫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最小的代價,打敗美國目前霸權最大的威脅者中國。事實上,美國不同的部門從各個方向提出多個政策選項,比如國防部提出完善海空一體戰,商務部則主導TPP協議,財政部則圍堵中國外匯儲備,科技部門封堵中國技術進口,國務院則負責在中國周邊點火。這些部門看似各自為政,但卻服務於不戰而屈華之兵的大戰略之下。

北京最怕顏色革命

當年美蘇爭霸,美國利用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經濟,用民主自由的意識形態俘虜了蘇聯民心,縱使蘇聯當時擁有毀滅美國幾十次的軍力,但在美國軟刀子攻擊下,國內經濟衰退,社會大亂,最後不戰而亡,被美國成功打劫。如今美國又將這套戰略套用在中國,期望能夠複製不戰而勝的神話。

美國軍力雖然優於中國,但最多只能慘勝,中美兩敗俱傷之後,俄羅斯與歐盟卻可以漁翁得利,趁勢而起,這種為他人做嫁衣裳的結果,美國顯然不樂見。因此,白宮的智囊們更傾向於採取圍堵促變的方式搞垮中國,而不是與華硬碰硬。

北京現在最怕的倒不是美國大軍兵臨城下,而是顏色革命突然在中國爆發。北京從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清晰看到,一場街頭革命後,很多國家的政權垮台,民族矛盾激化,內戰頻仍。現在中國內部的社會矛盾已到臨界點,左右對立、民族分離、貧富分化、官民衝突等,神州火苗四起。可以說,中國爆發顏色革命的內因與外因都已具備。如果美國落井下石,中國恐怕也將面臨蘇聯當年不戰而亡的命運。有人說,香港的「佔中」,其實是佔領中國的預演,可謂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