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率先爆發、兼具宗教和種族性質的衝突,愈演愈烈,近日再奪數條人命,總統登盛承諾立即徹查事件,當局同時迅速拘捕新一輪衝突數十名疑犯,不過,成為襲擊目標的回教徒,依然生活在噩夢中,惶惶不可終日。登盛聲稱對「暴力零容忍」,他到底是有心無力,還是有口無心?
去年六月,若開邦佛教徒和信奉回教的洛欣亞斯族,爆發衝突,造成逾二百死,然後動亂不斷蔓延,今年三月,距離舊都仰光一百多公里的中部城鎮密鐵拉,雙方衝突,又釀四十多死。大概人們都很奇怪,在幾十年軍政府時代,似乎兩教相安無事,為何雙方突然仇深似海,暴力襲擊一發不可收拾?
在一年多來暴力潮中,洛欣亞斯族不但傷亡慘重,也有十多萬人家園被毀,流離失所,不少受害者都說,佛回多個世代和平共處,詎料一轉眼,變成仇敵,身處暴力漩渦的他們,也不明所以。
其實,在緬甸沒有公民身份的洛欣亞斯族,低人一等,長久以來飽受歧視,不過在高壓統治下,得過且過,委曲求全。登盛上台,改革開放,吹起一點民主自由之風,若開邦去年六月佛回衝突,雖由偶然事件引發,但與社會這個轉變大有關係。在事情鬧大後,被聯合國喻為「全球最受迫害民族」洛欣亞斯族,相信不無藉此喚起國際關注,擺脫困境的意圖。
可是,仇恨種子一播難以收拾,本來局限於某些地區的佛教徒和洛欣亞斯族之間衝突,已演變為佛回之戰,近日暴力事件,被針對的是克曼族,這個民族是正正式式緬甸公民,不像洛欣亞斯族那般無名無分,不過,對暴徒來說,只要是回教徒,不管甚麼族裔,都屬該死,連九十四歲的老婆婆也痛下毒手,可見這些人已陷瘋狂。
緬甸宗教種族衝突,引起西方關注,美歐都敦促登盛盡早結束流血衝突,登盛近日視察動亂地區,顯然是對此作出回應。但很明顯,他並不打算修訂公民法,藉此賦予洛欣亞斯族正式地位,相反他關心的只是「衝突玷污緬甸形象、阻礙開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