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62億 扶起協和號郵輪

意大利巨型郵輪「協和號」(Costa Concordia)去年在當地水域觸礁翻側,沉睡地中海岸邊一年多後,終有機會「站」起來。由五百人組成的跨國專家團隊,明天將正式打撈郵輪,嘗試拉直船身,再拖回港口處理。但協和號重逾十一萬噸,打撈規模之大、難度之高史無前例,工程耗資達六十二億港元,是史上最昂貴的海洋打撈行動,專家亦無應變的B計劃。而為免釀成生態巨災,行動更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由廿六國的工程師和專家組成的打撈團隊,將於當地時間明天清晨開始打撈行動。協和號船身現時被重達一萬七千噸的鋼索套住,數十組如起重機般的滑輪,將會以每小時三米的速度拉起船身。預計整個過程需時十至十二小時,若然成功,協和號最終會被拖回港口拆毀報廢。

船身極受壓 不容許失敗

多個月前起,潛水員已在水底的船身周圍放置塞滿混凝土的袋作固定,並在船旁建設一個海底平台,以承托拉直後的協和號。而露出水面的一邊船身,已焊接了多個金屬水缸,並注滿水,待船身被拉起時增加支撐力。團隊亦已將保護物料放置在脆弱的船頭周圍。

雖然這打撈方法以往常用,但應用在如此巨型的船隻是首次。經驗豐富的南非工程師斯隆(Nick Sloane)稱,打撈首階段協和號會承受極大壓迫力,但有信心船身受得往,預計拉起成功率逾九成。不過一旦失敗,原來並無後備計劃應變。意大利當局亦承認如果今次沒能拉起船隻,並無其他方法再試。

殘骸變景點 小島現商機

協和號殘骸一直半浮於海面,被遊客當成景點專程前往附近的吉廖島拍照留念。更有旅遊公司推出服務,遊客只要花一百多港元,便可近距離觀看殘骸。負責打撈沉船的大批工作人員,亦為吉廖島的商戶帶來商機。但船隻即將被移走,這些商機亦可能隨之而去。

協和號打撈行動數字

船高:57米

船長:290米

船重:114,500噸

參與人數:來自26國的500人,包括120名蛙人

混凝土耗用量:18,000噸

總耗資:約62億港元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