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兩岸三地民眾和遊客的台灣大雞扒,竟隱含另類消費陷阱!台灣有媒體日前揭發,當地坊間銷售的大雞扒,可能都是合成肉製成,即是將雞肉肉質較差部位取下碎肉,混合雞胸肉後,再添加肉膠、肉精等增加黏合度,再炸成大大塊雞扒。有專家指,該種含添加物的合成雞扒,有可能用到含抗生素的老母雞,長期食用會傷害肝、腎。
台灣媒體周二報道,所謂的合成肉亦稱為人造肉,部分無良奸商為節省成本,將雞肉肉質較差的部位取下碎肉,再混合雞胸肉,一起剁碎打成泥,揉成肉球後加入太白粉,增加其黏性及嫩度,然後再壓扁肉球,沾雞蛋、番薯粉後下鍋油炸,五分鐘後,香氣四溢的合成肉雞扒就可賣給客人,而用人造肉製成的大雞扒,較一般雞扒大兩倍。
台灣高雄三信家商餐飲科教師吳玉明稱,部分業者為增加合成雞肉的黏合度和嫩度,會加入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添加物,民眾長期食用會傷肝、腎。「譬如說一些肉精啊,或者一些肉膠的東西,也可能使用病死雞和含抗生素的雞,長期吃對你的肝、腎,是非常有負擔的。」
他又指,民眾和遊客若想分辨合成肉,可從雞扒切面入手,合成肉的雞扒沒有紋路、黏合度高,口感比較有彈性,但肉汁相對少。一般雞扒則紋路明顯,口感上有一定區別,肉汁多,提醒民眾在購買大雞排時,應先檢查雞肉紋路。
報道曝光後引起外界高度關注,內地上海多家雞扒店急急澄清沒使用合成肉,其中於去年進駐上海、台灣一家以大雞扒作招徠的著名雞扒店,備受外界質疑使用合成肉,該店企劃工作人員就否認用合成肉,堅稱大雞扒是使用整塊雞肉加工製成。上海另一家售賣雞扒等雞肉類的小吃店亦稱,店裏所賣雞肉產品,「都是從雞身上直接切下來,還帶骨頭。」
不過,仍有大批網民未釋除疑慮,有人直言,現時不僅在內地食不安心,就連在台灣亦如此,「街上還有甚麼食物能安全吃呢?」「看來以後還是自己在家裏炸雞扒最安全!」有網民直斥奸商為節省成本,罔顧民眾和遊客健康;另有網民促請台灣當局正視食品安全問題,將相關雞扒送檢,對違規業者嚴懲不貸。
兩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