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三十一試飛 空軍跨越發展

繼殲20之後,中國又推出另一款隱形戰機殲31。這兩款第五代戰鬥機標誌着中國空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也使中國在與周邊國家的較量中佔據更主動的地位。

今年九月美國防長帕內塔訪華時,殲31的「真身」在網上曝光,美國媒體指中國有意向美國顯示軍事肌肉,以阻嚇美國介入中日釣魚島之爭。殲20試飛時,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恰好也在中國訪問,如此湊巧難免引發外界聯想。

殲31戰機與美國的F35艦載機相比,在整體布局、作戰能力、隱形技術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如果機載電子設備、機載相控陣雷達和發動機推力方面能夠達到要求,其性能與美國的F22不相伯仲。令人矚目的是,首架原型機上噴有醒目的徽標,一隻奮飛的雄鷹正在抓住地球,是否寓意中國空軍將以雄霸全球為目標?

利用優勢 扭轉被動

中國空軍實現跨越式發展,與中共決策層痛定思痛有關。受前蘇聯影響,中國軍隊建設歷來堅持大陸軍主義,特別重視地面部隊建設,無論人員晉升、科研經費的分配,都偏向陸軍,空軍被視為配屬軍種。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軍隊建設為改革開放讓步,空軍很多重大科研項目紛紛擱置,使中國空軍發展落後世界水平三十多年。

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以及之後的反恐戰爭,使中國軍方高層大為震驚,尤其是美國空軍一邊倒的優勢,使伊拉克、南斯拉夫的陸軍成為捱打的靶子,根本無還手之力。與此同時,美國駐沖繩、關島地區偵察機不斷侵犯中國主權,在九十年代後期甚至一度闖入上海一帶領空,並利用電子戰設備肆意戲弄中國空軍與導彈部隊。而海南島爆發的中美撞機事件更讓決策層意識到,沒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只有被動捱打的份。

在這樣的背景下,空軍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國家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發展空軍,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開花結果,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美國的預計。但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新型戰機雖然航電設備與武器系統方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作為飛機最核心的發動機卻是一塊短板,比美國落後整整一代。解放軍若不解決隱形戰機的「心臟病」問題,第五代戰機也只能是華而不實。

先進武器的亮相可以為中國在地緣政治較量中贏得不少分數。今年以來,包括東風41型導彈試射、巨浪II型導彈試射、北斗衞星導航網的布建,都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軍事能力。最關鍵是,中國領導層能否將軍事上的進步轉化成外交上的強勢,扭轉被惡鄰不斷襲擾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