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盟地選失利 默克爾一柱擎天

經法國大選和希臘國會選舉的東風一吹,歐洲各地民間反緊縮之火愈燒愈猛,凡鼓吹緊縮的政黨幾乎一律在選戰中吃虧。日前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地方選舉,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基督教民主聯盟,遭逢二戰以來最重大的挫敗,觀乎北威州人口佔全國逾五分之一、接近一千八百萬,默克爾邊主張強化財政紀律救市,基民盟邊在德國最重要地選中失利,令她面目無光,特別是她將與訪德的法國新總統奧朗德會面,試圖說服對方堅守緊縮路線。

不少人認為,北威州地選是德國民眾對默克爾緊縮救市路線的信任公投。首先,觸發北威州提前選舉的,正是因為領導北威州聯合政府的州長克拉夫特,眼見去年該州出現逾卅億歐元財赤,仍建議在本年度通過一項超支逾卅六億歐元的預算案,來自社會民主黨的克拉夫特未能爭取到足夠支持,聯合政府瓦解,選舉提前舉行。社民黨擊敗基民盟,民眾不禁會問,默克爾連說服北威州選民接受緊縮也做不到,更遑論令歐豬回頭是岸。

民望高企 地位未動搖

另一方面,欲取代克拉夫特出任北威州州長的基民盟副主席兼現任環境部長勒特根,將北威州地選視作默克爾挽救歐債危機方針的信任投票,利用默克爾在德國本土高企民望自抬身價,藉以淡化自己不及克拉夫特親民、對地方事務全不上心的弱點。默克爾拒被勒特根擺上枱,強調北威州屬德國一場重要地選,僅此而已。

基民盟兩年前失去北威州,執政地位未受影響,社民黨於今次地選擴大在北威州政壇的優勢,錦上添花而已,難望再下一城。事實上,默克爾本人及基民盟民望仍然高企,一項民調顯示,六成一德國受訪者認為,默克爾應堅守其緊縮再緊縮的救亡主張。反而社會民主黨有進退失據的隱憂:於大選打反緊縮牌,等於替默克爾免費宣傳,軟化反緊縮立場,變相認同默克爾的主張。

無論北威州選民因何緣故扭計,默克爾全國支持度一日高企,基民盟不難保住執政地位,大不了踢開愈加不濟的自由民主黨,另覓執政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