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海軍「鄭和號」遠洋航海訓練艦從大連軍港啟程進行環球航行,將對十一個國家進行訪問。「鄭和號」是培養海軍艦艇人才的母艦,可以說是中國海軍的搖籃。但由於歷史上的鄭和是名太監,實為不祥之人,七次下西洋沒有為中國開疆拓土,中國海軍訓練艦以其命名,實在是不倫不類,培養出來的海軍將士又怎麼可能威風八面?
鄭和原名馬三寶,年幼時生活在雲南,後被明朝軍隊擄掠至明營,被閹割後送到燕王府,與朱棣投緣並受到信任,不斷被委以要職,曾經率領萬人船隊七次下西洋尋找失蹤的建文帝。然而,鄭和下西洋雖然聲勢浩大,最遠到達非洲西海岸,可惜並沒有給中華民族帶來實質性的收益,鄭和最終病死於路途之中。相比之下,西方哥倫布遠洋航行,發現新大陸開拓殖民地,為西方文明拓展了新的廣闊空間。兩相對照,歷史功績高下立判。
閹人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地位低下,往往是不男不女的代稱,以這樣的「娘娘腔」率領虎嘯之士,原本就是陰陽顛倒,自我閹割。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只要是閹人領軍,往往潰不成軍。北宋末年,宋徽宗信任的宦官童貫長期統帥軍隊,此人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精於媚術,獨領兵權二十年,北宋在與遼、金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國力日虛,直接導致北宋滅亡。還有明英宗信任的大太監王振專權亂政,在率軍西征韃靼時,慘遇土木堡之變。
中國海軍以鄭和這個閹人為鼻祖,顯然是認錯了祖宗。「鄭和號」猶如閹人艦,怎麼會有咄咄逼人的殺氣,又怎麼可能培養出具有大漢血性的海軍將士?難怪中國海軍面對海疆被虎狼之鄰侵蝕按兵不動,高唱「和諧海洋,合作海洋」,莫非就是因為繼承了閹人的劣根性?
縱觀世界大國的軍艦命名,雖然五花八門,卻毫無例外都以歷史英雄命名,譬如美國「鍾雲號」導彈驅逐艦,就是以二戰中抗日華裔英雄鍾雲的名字命名,此人曾以率部擊落二十多架日本神風自殺戰機而聞名。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則直接以蘇聯著名海軍元帥名字命名。
其實,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海戰英雄,譬如明朝抗倭英雄鄧子龍、甲午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劉步蟾、鄧世昌等,都可為中國海軍艦艇命名,既可緬懷先輩功勳,亦可激發將士血性。中國要打造藍水海軍,不僅需要一批高精尖的海軍裝備,更要有一大批甘願為國為民慷慨赴死的血性將士。如果中國海軍訓練艦不棄鄭和艦名,培養出來的軍官恐怕都是精神矮子,即使神兵利器在手,也是一堆廢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