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會議公布的財政預算報告提到,今年全國的公共安全開支,即「維穩費」達到七千零一十七億元人民幣,而同年的國防開支為六千七百零二億元。這就是說,當局用在對付內患的費用超過了用於抗擊外敵的支出。安內重於攘外,維穩高於一切,讓人想起晚清敗象。
這些年,當局不斷加大維穩投入,公安人數日增,精良裝備武裝到牙齒,卻陷入愈維穩愈不穩的怪圈。神州上下,群體事件層出不窮,萬人以上的聚會抗議司空見慣。當局愈鎮壓,百姓愈反抗,官民衝突成為當局揮之不去的夢魘。
當局為安內不惜血本,不擇手段,對攘外卻膽小如鼠,得過且過。日本調兵遣將部署西南諸島,蠶食釣魚島,驅趕中國漁船,北京卻聲稱要將東海打造成和諧之海、合作之海。菲律賓、越南霸佔南海諸島,盜採海底資源,中國卻委曲求全,乞求「共同開發」,長外敵威風,滅國人志氣。
維穩應該是系統工程,不僅要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更要爭取民心,掌握民意。可惜的是,執政當局總是片面、機械地理解維穩,以為武力鎮壓就是維穩,只要將警察派駐街頭,提升公安裝備水平,天下就能太平。
事實上,古今中外還沒有一個政權靠警察達致長治久安。滿清末年,朝廷腐敗不堪,官逼民反,統治者對民心向背毫不在乎,攝政王載灃有句口頭禪「亂民怕甚麼,我們有兵」,結果不過三年,清朝便壽終正寢。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丟天下,如果一個政權要通過暴力專政機器維持統治,那就離垮台的日子不遠了。
對北京當局而言,維穩固然必須,但更應該反思:為甚麼這些年「敵對勢力」愈打愈多?維穩打擊的對象究竟是誰?如果執政黨能做到上下一體、執政為民,何至於官民矛盾如此激化?如果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至於訪民遍地?如果能做到教育公平、機會公平、就業公平,何至於民怨沸騰?如果吏治清平,反腐得力,又何至於社會矛盾尖銳?如果能強勢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又何至於疆獨、藏獨如此囂張?
政府維穩,百姓維權,看似針鋒相對,其實,當局若能反其道而行,將維穩資源幫助百姓維權,中國社會何至糜爛到不堪一擊的地步?如果十三億百姓堅如磐石,將維穩經費用在抗擊外侮上,周邊群狼怎敢對中國張牙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