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二戰戰犯 軍國主義象徵

【本報綜合報道】靖國神社前身是建於一八六九年的「東京招魂社」,最初是紀念明治維新時期的陣亡軍人。一九七八年,神社將東條英機等十四名二戰甲級戰犯列為祭祀對象,令神社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淪為軍國主義復活的象徵。中國民眾直斥參拜神社是「拜鬼」。

「東京招魂社」於一八七九年改名靖國神社,其後供奉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二戰的陣亡日本及殖民地軍人。「靖國」意即「鎮護國家」,直至一九七八年供奉甲級戰犯,中、韓等鄰國政府及民間不滿升級。神社內陳列了侵華日軍的武器、戰利品等,所有供奉「亡靈」都被列為「為國捐軀的英雄」。

小泉六度參拜 激怒中韓

雖然鄰國強烈不滿,日本歷任首相及右翼政客卻不乏參拜者。一九九六年,自民黨人橋本龍太郎以首相公職身份參拜神社,其後該黨小泉純一郎於二○○一年出任首相後,六度參拜神社,藉此爭取右翼支持。民主黨執政後,歷任首相為免挑起反日情緒,皆承諾任內不會參拜靖國神社,不過就遭日本右翼政客批為不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