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像掀種族爭論

美國已故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畢生致力消除種族隔閡,追求人類平等。可是首都華盛頓一座紀念他的巨型雕塑,卻因製作者的中國背景引來種族爭議。

該座名為「希望之石」(The Stone of Hope)的巨型花崗石雕塑,可說是完全「中國製造」:其首席雕塑師雷宜鋅來自湖南,雕像所用的逾一百五十塊花崗岩來自福建,石匠和吊裝工人亦全來自中國,連造像資金亦由中國政府捐贈。雕塑濃厚的「中國背景」亦因此惹來爭議。

不少人批評為何不是由黑人,或至少由美國藝術家任雕塑師,此外亦有人指雷宜鋅雕刻下的馬丁路德金看起來像亞洲人;有評論則指雕塑的西裝外套褶皺部分有太重的中國風格,看起來就像是毛澤東時代的革命作品。來自丹佛的雕塑家德懷特更指若馬丁路德金得悉自己的雕像出自活在共產政權下的人手筆,肯定會氣得翻生。

不過馬丁路德金的兒子馬丁路德金三世卻為雕像護航,指過去見過不少亡父的雕塑,當中許多亦造得不太神似,雷宜鋅的雕塑已做得不錯。雷宜鋅亦認為這些帶着有色眼鏡的批評與金博士的思想背道而馳。

雕塑高9米 重千六噸

「希望之石」雕塑高約九米,由一百五十九塊花崗岩組成,重約一千六百噸,坐落於將在下周日揭幕的「馬丁路德金國家紀念堂」公園內。在雙手交疊胸前的馬丁路德金像後有兩塊從中切割的巨石,雕像象徵從「絕望」中化身而出的「希望」,呼應他在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中的名言:「從絕望之山中砍出一塊希望之石」。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