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愛滋村聞名的河南,上世紀九十年代曾興起「賣血經濟」,政府以幫助農民脫貧為名,由衞生部門和血頭利誘農民大規模賣血,血漿站遍地開花,在管理失控下,致使愛滋病疫情廣泛蔓延。
當年有河南官員提出「內靠公章、外靠血漿」的改善經濟措施,即內靠大肆濫發公章證件賺錢,外靠大量採集血漿,高價轉賣到上海、武漢,甚至海外的製藥廠圖利。幾年間,當地開辦的合法官辦血站就有二百七十多間,非法的更難以計數。
由於血站缺乏管理,未為賣血者驗身,加上器具消毒不嚴格,疫情蔓延,部分村莊湧現大量染病者,變成愛滋村,外傳當年共造成十萬名農民染病,至少一萬人死亡。疫情曝光後,當局在九六年全面關閉血站,大量血站轉移至貴州、廣西等地。
另外,內地媒體曾揭露,湖北十堰市有兩萬名貧農,近十年來不斷攀山涉水到長江對岸的輸血站賣血,每六百毫升血液,只能賺取一百六十八元報酬。
廣東揭陽也驚現血奴村,血頭以金錢為餌,操控村民、失業者做血奴賣血,部分血奴要每月獻血十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