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廿年翻一番 全球民眾難安寢

突尼斯本.阿里和埃及穆巴拉克屹立多年不倒的獨裁政權相繼垮台,或因二人氣數已盡,但糧食價格持續上升,也是埃及和突尼斯人心思變的主因之一。北非和中東政局動盪不安,與此不無關係。樂施會日前發表報告,稱未來廿年全球主要糧食的價格將上漲超過一倍,糧食短缺觸發的政治和社會動盪,恐怕益發頻繁。

最近北半球旱情不斷,除中國江南大旱影響稻米收成,美國南部地區高溫少雨威脅冬麥收成,歐洲也遇卅多年來最嚴重旱災打擊,佔歐洲農作物產量三分之二的德、法、英、波蘭四國災情特別嚴重。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歐洲旱情持續,食品價格恐在數周內再創新高。

氣候變化 致供求失衡

樂施會報告指,未來廿年糧價翻超過一番,有一半原因與氣候變化有關,而糧食需求不斷增加之同時,全球農業產能卻無法跟上,令供求失衡問題雪上加霜,目前東非有八百萬人長期面對食物短缺問題,未來十年地區性糧食危機頻發,要求提供糧食援助的個案將會倍增;在印度,郊區貧民無法享受經濟增長成果,估計目前有四分之一飢餓人口居住在印度。

正如有專家認為,農產品投機炒作愈趨熾熱,是糧價大幅波動的症狀多於成因,法國致力推動設立全球糧食庫存數據庫,交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管理,以緩和糧價波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年初向聯大提交報告指,富國未能兌現扶助窮國的承諾,要在二○一五年前達成「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有關消滅貧窮和飢餓的目標,變得愈來愈困難。

美國國債瀕臨爆煲,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深化,日本則因核災一發不可收拾忙於自救,富國扶貧力不從心的現象,相信會變本加厲。至於歐美與中俄等在政經方面的明爭暗鬥,也削弱彼此間的互信,這意味着諸如全球糧食庫存數據庫一類主張,實行起來困難重重。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局面持續,糧食短缺問題變得更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