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手尾長 善後需1239億

長江流域旱情日趨嚴重,令輿論再度聚焦三峽工程在防洪抗旱上的角色。內地媒體昨日披露國務院治理三峽後續問題的規劃內容,顯示當局未來九年內要投入高達一千二百三十九億元,用於各項「善後」工作,幾乎等於再造一項三峽工程。消息再引輿論熱議,有網民擔心未來還要追加投入,直言「炸掉大壩吧,能省下幾千億啊。」

長江中下游流域的罕見旱災已經延續月餘,江西鄱陽湖,湖底可放牧;湖南洞庭湖,魚蝦盡渴死。截至廿六日,全國耕地受旱面積接近一億畝,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等省份;近四千萬人受災,逾五百萬人、三百四十四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三峽水庫已近無水可放

面對下游災情,三峽水庫卻已接近無力放水,十二日後水庫將「無水可補」。當各界關注三峽工程在水資源調度上效益不彰之際,內地《經濟觀察報》昨披露,為給三峽工程「善後」,國家須追加一千二百三十九億元。對比三峽工程總投資,最新數字為一千八百四十九億元。

本月十八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後續工作規劃》,首次全面指出三峽工程引起的負面問題,包括移民生活、地質災害、生態污染、下游缺水等。資料顯示,目前有近一百五十萬人因工程而背井離鄉,未來還有四百萬人陸續移民;而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一萬餘處,所需資金龐大。目前,三峽庫區的各區縣都已擬定龐大的規劃預算,爭取往上報項目。而按淹沒面積算,重慶將獲逾八成資金。

而規劃中指出三峽工程蓄水後對長江中下游帶來不利影響,則被認為與此次旱災情況相符。但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說,抗旱功能是三峽水利樞紐新增的一個功能,「當初設計只有防洪、發電、航運和供水功能。」作為全世界最大水電站,三峽工程年發電量約一千億度,大多輸往華南、華東地區。

網民建議炸掉大壩

《華夏時報》引述地質學家楊勇說,三峽工程在保證發電效益的同時,也應在應對極端氣候和災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以適應長江中下游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網民commonwealth說:「我建議炸掉大壩,美國已經炸掉一些了。」網民范利祥則關注資金使用,呼籲慎防套取中央財政。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