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日火頭處處 巴人團結顯顏色

在巴勒斯坦災難日,巴人在加薩、西岸、黎巴嫩、敍利亞和埃及的反以示威,演變成流血衝突,釀成十多死逾三百傷。以巴在華府一手促成的談判破裂後,雙方劍拔弩張,鮮血再濺,可說火上添油。

六十三年前的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宣布獨立,七十多萬巴人被驅離家園,巴人於是把隨後一日定為「災難日」。每年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巴人及其支持者,都會舉行示威,抗議以色列佔領,要求重返故地。今年情況有些不同,巴人顯得特別眾志成城。

去年九月,在美國斡旋下,以巴打破僵局,停頓了二十個月的談判重啟,可是和談進行不足三星期,就因以色列拒絕繼續凍結西岸定居點興建而宣告破裂。巴方把停建定居點作為恢復談判的先決條件,以方則視此為不能踰越的底線,一東一西,可謂大纜扯唔埋。華府左右施壓,皆不得要領,以巴和談再陷膠着狀態。此後中東局勢丕變,民主浪潮掀起,美國多個中東盟友受到衝擊,埃及變天,巴林苦撐,沙特不能安寢,至於敍利亞這些敵意國家,也翻天覆地。對於以巴,華府可說無暇顧及。

茉莉花開 華府無暇顧以巴

奧巴馬上任之初,把以巴視作「中東問題核心」,就職第二日便委任曾促成北愛和平協議的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切爾,出任中東特使。到了北非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隨之民主浪潮席捲阿拉伯世界,對華府來說,以巴問題已退居其次。從去年十二月起,上任之後一直穿梭以巴之間的米切爾,再沒踏足中東。米切爾日前宣布辭職,有傳導火線是由於他不能說服奧巴馬,把推動以巴恢復談判重列議程。

顯然,巴人對以色列和美國都已不抱任何幻想,打定主意準備單方面宣布立國。兩大派系法塔赫和哈馬斯較早前和解,結束四年對立,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將以巴人唯一領袖的身份,在九月聯合國大會上爭取國際支持。今年災難日示威,不無為阿巴斯壯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