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昨日剖析了內地黑心食品氾濫成災的主因,在於食品安全面前人人不平等,高官享受特供綠色無公害食品,無法與百姓感同身受,因此無法給予足夠重視。今日本欄重點分析食品安全監督機制的弊病。
表面上,國務院下設食品安全委員會,但這只是一個協調辦事機構,並無多大權力,真正的監管責任主要在農業部、工商局、質監局和衞生部等具體職能部門。這些部門監管無心無力,踢皮球卻是有心有力。
前不久遼寧發現的毒豆芽,被添加了致癌物和獸藥,但相關監管部門異口同聲「管不了」。工商部門表示,對食品生產領域的監管應該由質監局負責,而不應該由工商部門負責。質監部門表示,豆芽菜應認定為初級農產品,歸農業主管部門監管合適。農業部門表示,豆芽菜不是初級農產品,是初級農產品的加工品,不應由農業行政部門負責監管。一宗涉及到百姓切身健康問題的大事,卻在官僚們的扯皮聲中無疾而終。
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各單位都振振有詞,問題是如果毒豆芽既不歸工商、質監管,也不歸公安、農業部管,那到底歸誰管?難道這件事的責任在消費者身上?只怪消費者沒有長火眼金睛,辨不出哪是好豆芽哪是毒豆芽?真是荒唐之極。數個職能部門管不好一根毒豆芽,那到底需要多少部門才能管好呢?
衙門相互踢皮球,是因為職責劃分不清。相關部門實行分段監管,貌似大家都要管、大家都能管,其實誰都不管。不出問題爭着管理,惟恐落後他人,出了問題忙着撇清責任。老百姓說:「八個大蓋帽,管不好一頭豬。」就是一個生動的比喻。
無利不起早,很多衙門只要是對自己有利、對小團體有利的事,個個爭搶,譬如收費權、審批權、處罰權,搶得頭破血流,而那些沒有油水可撈的難事、爛事、雜事,則一推了之,置之不理。
另外,注重運動式監管,忽視長效監管,也是食品監管的一大弊端。大凡領導人一批示,各部門齊抓共管,效率很高,但風頭一過,各衙門恢復原樣,尸位素餐,放任自流。這種運動式的監管,只做表面文章,按下葫蘆起了瓢,根本起不了作用。
官僚體制積弊深重,公僕們恃權斂財,根本不是執政為民,一切從百姓利益出發,這是中國現階段一切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