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陽奇景 尿煮童子蛋熱賣

每年春季,浙江省東陽市大街小巷就會飄起陣陣異味,皆因攤販紛紛擺賣當地特產「童子蛋」。宣稱可滋陰降火、止血治瘀的「童子蛋」,是用小童尿液煲煮的雞蛋,在當地遠比茶葉蛋暢銷,民眾吃上癮,甚至已入選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批網民卻狂呼惡心,直斥是飲食陋習,專家亦警告隨時病從口入。但當地人力撐「童子蛋」是春季進補佳品,笑勸:「不吃蛋也請喝口湯!」

寒假過後,東陽市區的小學和幼稚園即現「奇觀」:一群年幼的小男生下課後,齊齊擠在教室外的走廊,對準膠桶小便,此舉在當地已是見怪不怪。賣「童子蛋」的攤販或自家煮蛋的居民,都會提着膠桶到各小學收集「童子尿」。學校老師也默許這樣的行為,還經常提醒男生,在感冒生病期間不能往膠桶射尿。

每隻售1.5元貴過茶葉蛋

「這是『童子蛋』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東陽人形容街頭瀰漫的奇怪味道。為讓蛋更入味,必須中途打裂蛋殼,還要煮足一日一夜。「剛煮好的蛋最好吃,鹹鹹的、香香的、連蛋黃都是鹹的。」據悉,攤販隨街擺賣「童子蛋」,每隻售價一元五毫,比普通茶葉蛋貴,但仍日日清。

網民指惡心 進補無依據

有食客大讚:「很好吃的,我一天能吃十隻呢。」數年前隨丈夫到東陽生活的劉女士說:「以前從來沒吃過,後來吃了一次後就上癮了。」「童子蛋」更於○八年入選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並非所有人都愛吃,土生土長的三十多歲市民李先生就從沒嘗過:「那味道我可受不了,想到就惡心,臭死了。」

當地人認為,吃了童子蛋,春天不會昏昏欲睡,夏天不會中暑。東陽市中醫院內科主任吳允華稱,童子蛋在當地有悠久歷史,小童尿液的沉澱物會形成結晶,是中藥「人中白」,可滋陰降火、止血治瘀。另有中醫指童子尿在古代常作為藥引。

不過,本港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嘉美說,尿液是人體排出的廢物,成分包括尿素、尿酮體、亞硝酸鹽等,進補說法無科學根據。倘尿液中含大腸桿菌等細菌,進食後更會引發腸胃炎。網民更炮轟當地人將陋習變成社會文化,痛批當地學校作為傳承文明的重地,卻未有發揮教育職能。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