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百廢待舉 獨立路崎嶇難走

蘇丹昨日迎來歷史性公投,按南部選民意願來決定南北是否分家,這場公投象徵蘇丹走出南北內戰陰影,擔心戰火死灰復燃的西方社會對此予以高度關注,逾千國際觀察員對公投過程進行觀察和監督,華府更向蘇丹總統巴希爾拋出「從支恐名單上刪除」的胡蘿蔔,惟恐對方祭出形形色色的藉口阻撓南部地區自立門戶。觀乎蘇丹南部地區百廢待舉,若然成功立國,要企穩陣腳誠非易事。

蘇丹南方自治區對公投結果似乎是成竹在胸,自治當局急不及待於公投前發表一項耗資數百億港元的「城市規劃」項目,構思在南蘇丹十個地區的主要城市大興土木,這些都市將在地圖上以動物和水果形態出現,如南蘇丹未來首都朱巴是犀牛形,第二大城鎮瓦烏是長頸鹿形,延比奧則是菠蘿形。

保健 教育水平惡劣

蘇丹南部地區嚴重缺乏基建,所謂城市規劃基本上是由零做起。在這個面積如伊比利半島的地區,鋪有路面的道路長度不到六十哩,大部分民眾連自來水和電力也未聽過。據聯合國統計,當地一名十五歲女性死於分娩的機率,比完成學業還要高,當地保健和教育水平之惡劣可見一斑。甚至有報道指出,朱巴的人均壽命極短,廿五歲以上女性感染愛滋病毒的比率幾乎達百分之百。

是故,即使巴希爾執掌的蘇丹不干預南蘇丹內政,後者想以獨立國家形式生存下來,也是困難重重。帶領蘇丹南部地區走上獨立之路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能否從一個擅打游擊戰的武裝組織轉型為一支治國團隊,令人頗感懷疑。蘇丹人民解放運動○五年與蘇丹政府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其後開始在南部當家作主,有分析指,當局表現既未如想像般差,也不如外界盼望那樣稱職。

蘇丹南方自治當局近年來從石油出口活動取得數百億港元收入,當中大部分用來購置坦克等常規軍備,以防南北內戰死灰復燃,而蘇丹人民解放運動領袖急不及待於朱巴興建「宮殿」,當權者拿境內資源自肥的問題值得關注。

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由南部丁卡族統領,來自北方的威脅令丁卡族與其他部族同聲同氣,丁卡族獲當權者偏袒,是南部部落內訌導火線。對蘇丹南部虎視眈眈的巴希爾,以及對當地石油資源高度重視的中美,相信會繼續左右南蘇丹局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