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賣遍烏紗 官帽何時收回

內地賣官鬻爵之風熾烈,賣官者胃口愈來愈大,手法愈來愈公開,一些基層黨政機關淪為「烏紗帽批發中心」,然而一旦案發,被當局收回的官帽卻鳳毛麟角。賣出的烏紗有去無回,買來的官職穩如泰山,中國官場如何乾淨得起來?

據內地媒體報道,安徽蚌埠市政協原副主席、五河縣原縣委書記徐社新在六年時間裏,將所有鄉鎮和縣重要部門的「官帽」賣了個遍,小到一般幹部,大到人大副主任,先後賣掉七十四頂官帽,收受賄款數百萬元。此人非常講「誠信」,買賣兩訖,收錢必給官帽。據當地官員表示,徐書記收錢才會提拔是公開的秘密,不向其行賄想得到提拔重用實在太難了。

論賣官紀錄,徐社新還算不上第一,去年查處的安徽定遠縣委書記陳兆豐一共賣出過一百一十頂官帽,堪為翹楚。有意思的是,徐社新獲刑十四年後,除個別買官者被點名解職外,其餘幾十頂官帽未被收回,買者落袋為安。有當地網友指出,若要交回所有買來的烏紗,等於政壇八級地震,官府非癱瘓不可。

賣官鬻爵 利益鏈條

賣官者獲罪坐牢,買官者可以不受處分,依然好官我自為之。這一情況在各地普遍存在,不久前被處死的前重慶司法局長文強,在一百餘筆受賄指控中,超過六成源於賣官所得,但大部分買官者至今未被撤職查辦。

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買官賣官其實做的都是同一樁罪惡「生意」,賣官者拿公權「賺取」個人利益,買官者購買權力,目的也是為了在收回「投資」的基礎上賺取更多錢財。誰會相信,買官者花重金圖的只是過一下官癮?清水衙門的官帽,誰又會去買?

更重要的是,買官賣官作為供需雙方結成市場的利益鏈條,彼此不可分割,沒有淘官者,哪來叫賣聲?買官賣官講的是一個「錢」字,只要有錢收,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豈有賣方有罪買方無責之理?而只打擊賣官者,對買官者網開一面,只會埋下更大的政治隱患。

留任的買官者不僅成為潛在的跑官買官者的倣效對象,而且一旦上位得勢,隨時變身賣官者,長此以往,金權一體,世代相襲。事實上,買官隊伍浩浩蕩蕩,或兄弟結夥、或夫妻成伴,他們通過何種的途徑、花了多少錢買得烏紗,對一般普通百姓來說,可能永遠是個謎。

古人云:縣為國之基,民為邦之本。郡縣治,天下安。近年來,不少七品官不受監管,為所欲為,無法無天,使得買官賣官成為官場常態,郡縣亂得烏煙瘴氣,基層政權搖搖欲墜。當局要扭轉危局,只有從嚴治吏,讓每一個買官者丟官,讓每一個賣官者蕩產;在讓賣官者身敗名裂的同時,也要讓買官者成為過街老鼠,否則中國的官場永遠不會清風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