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地圖集變盜墓指南

【本報訊】內地盜墓猖獗,多達十萬名盜墓賊活躍其間,有盜墓賊把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文物地圖集》,當成盜墓指南,按圖索驥盜寶。而盜墓也變成一條龍式經營的產業,分工明確,手法趨向專業和高科技。所得文物取道香港、台灣運往全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健民表示,過去只有文物大省才會出現嚴重盜墓問題,但現在變成有古墓就有盜墓者,不少人具備專業考古知識,坊間更流傳「不管早和晚,發家去盜墓,致富靠文物」等順口溜。他年前到山西進行考古,就有村民在旁「收風」。

文物取道台港運全球

盜墓賊也用炸藥爆破、遙感探測,並運用「望、聞、問、切」四字訣。望即睇風水,因古墓多建在風水寶地;聞即是聞氣味來判斷是否有古墓,如秦漢時期古墓常灌注水銀和朱砂用來防腐。問即是踩點,假扮風水先生拜訪長者。切則是指根據地勢準確鑽洞。

另外,官方的《中國文物地圖集》更成盜墓指南。地圖集分為北京、山東、陝西、山西、廣東、四川等分冊,詳盡地提供了大量古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