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伊朗方面大方地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核檢人員進入聖城庫姆附近山區的地下核設施,但由於IAEA發現的疑點不減反增,IAEA在伊朗企圖製造核武問題上採取「寧可信其有」的對策,要求伊朗將手上的低濃度鈾交由法俄加工「上鎖」,觀乎伊朗諸多推搪,其動機實在可疑。雖然伊朗近日提出經土耳其與西方交換核燃料,但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卻強調伊朗永不放棄「研發核技術的權利」。
制裁力度考起華府
核燃料交換建議無法趕在○九年結束前落實,美國似乎無可避免要在二○一○年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伊朗反對派早前發起去年六月總統大選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隨之而來的鎮壓行動更給象徵反獨裁統治的「阿舒拉節」染上鮮血,伊朗神權統治威望為之動搖。對華府來說,向處於捱打狀態的伊朗政權實施更嚴厲制裁,或能事半功倍,但這也可能激起伊朗普羅大眾對西方的憎恨,甚至令反對派產生與執政勢力同舟一命之感,制裁力度和時機的拿捏實在考起華府。
在朝核問題方面,北韓去年五月突然進行第二次地下核試,一度被視為北韓領袖金正日為接班人金正銀造勢,討好軍方之餘也給金家王朝振聲威。由於金正日行蹤飄忽,其確實健康狀況不明,進行地下核試究竟是為了內部政治需要抑或是向西方叫陣,可謂言人人殊。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將北韓拉返談判桌依然是困難重重,去年底美國總統奧巴馬派特使博斯沃思到北韓訪問三天,結果博斯沃思連金正日一面也見不到,空手而回。
說到底,北韓自感單憑手上的核武就可立於不敗之地,平壤政府對與美國建立正常關係有多大興趣,令人頗感懷疑。針對北韓第二度地下核試,聯合國安理會對其實施更嚴苛制裁,冀能阻止北韓出口武器賺取外匯,但早前一架在北韓起飛的貨機急降泰國曼谷廊曼機場後,被發現載有數十噸北韓製武器。北韓出口武器活動仍未停擺,加上該國與伊朗在研發長程導彈方面的曖昧關係,威脅全球安全的核問題恐怕更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