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愛爾蘭將於今天就《里斯本條約》進行公決,條約一旦通過,意味着歐洲在一體化的進程上將邁前一大步,其中歐盟的職能將大大增強,並由現時的輪任主席國制度,轉為設立地位有如「歐洲總統」、常設的歐洲委員會主席。英國《每日鏡報》報道,一旦愛爾蘭確認條約,前首相貝理雅將於數周內獲各歐盟成員國推舉為首任主席。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傳出貝理雅要當「歐洲總統」的消息,而貝氏亦獲得法國總統薩爾科齊的公開支持,一直以來被視為歐洲委員會主席的頂頭大熱。支持者認為,《里斯本條約》的基本精神,是讓歐洲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事務上有更多發言權,也就是說,其基本任務是解答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調侃「歐洲無外交」的一段話︰「歐洲的電話號碼是甚麼?撥通以後應該找誰?」
英國智庫組織「歐洲改革中心」主任格蘭特亦表示,據他在俄羅斯、中國和印度與當地政界人士交談的經驗,大家都打趣說,「如果要我們跟歐盟交往,找個我們都聽過的人來當『話事人』吧,我們可不要容克(盧森堡首相)來做主席」。
貝理雅勢任「歐洲總統」
然而,就算貝理雅如何堪當「歐洲總統」的重任,其前提也是歐洲一體化順利進行。但其實就算愛爾蘭公投通過條約,歐洲一體化進程仍然存在着若干變數。
首先,《里斯本條約》必須待歐盟全體二十七個成員國確認後才正式生效,現時尚有波蘭和捷克尚未確認條約,其中捷克總統克勞斯是著名的「疑歐派」。
去年愛爾蘭公投否決條約後,克勞斯即在其官方網站上形容,公投結果是「自由和理智戰勝了人為精英工程和歐洲官僚主義」。儘管捷克議會已確認條約,但克勞斯仍未正式簽署。日前捷克法院正式受理申訴,審理《里斯本條約》是否違憲,捷克到底要拖到甚麼時候才正式確認條約,目前尚不得而知。
英國的取態令問題更加複雜。在野保守黨一向反對《里斯本條約》,黨魁卡梅倫一再公開表示,雖然國會已確認條約,但只要仍然有歐盟成員國未確認條約,英國還得舉行全民公決;而近日的民調顯示,多數英國人反對條約。日後如果出現英國前首相擔任「歐洲總統」,但本國民眾根本反對這個「超級國家」的尷尬處境,無疑是對歐洲一體化的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