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跨越東南亞多國的湄公河原來「臥虎藏龍」,單是去年,科學家便在該流域發現多達一百六十三個新物種,包括身上長有豹紋的壁虎、以及會吃雀鳥的青蛙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科學家去年在該區發現了一百種植物、二十八種魚類、十八種爬蟲類、十四種兩棲類、兩種哺乳類和一種鳥類。而一九九七年至二○○七年期間,在該區發現的新物種已多達一千個。領導研究計劃的查普曼表示:「經過百萬年的隱藏後,這些物種現在終於曝光,顯然仍有更多物種有待發現。」
氣候變化或致大規模滅絕
不過研究人員警告,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例如乾旱及水浸頻繁出現等,將會威脅到支持這些新物種生存的多樣化棲息地。查普曼稱:「部分物種將能夠適應氣候變化,但大部分卻不能,可能會導致大規模滅絕。像這次發現的罕有、瀕危、地區性物種,將會特別受影響,因為氣候變化將會把牠們原已有限的棲息地進一步收窄。」
這次發現的動植物數量眾多,當中不乏外表或習性奇特的物種。泰國東部便有一種會吃雀鳥的大口蛙,牠們嘴巴裏長有尖牙,科學家相信尖牙是牠們與其他雄性爭鬥的武器。至於在越南,科學家則發現長有大眼睛的豹紋壁虎,以及半米長的虎斑響尾蛇。而唯一新發現的鳥類則生活在中國和越南的邊境,多在岩石間步行,待在樹上或飛行的時間則較少。
另有專家指出,能夠在這區發現大量新物種,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區的國家過往長期受到戰爭、政局不穩和政權交替的影響,以致花費在研究及保護生物的資源並不多。
本報綜合報道